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CP-OLEDs)作为未来三维显示与先进偏振照明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设计具有高电致发光不对称因子(gEL)的可编程圆偏振电致发光(CP-EL)材料仍面临重大挑战,尚处于初始探索阶段。
近日,南京大学成义祥教授通过分子工程策略,选取具有不同二面角构型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活性手性诱导剂(S-/R-1和S-/R-2)与非手性丙烯酸酯基液晶聚合物(LCP,PyP),基于分子间手性诱导机制构建了共组装体系(图1)。有趣的是,当AIE活性联萘基手性诱导剂的二面为钝角时,经退火处理后的共组装体S-1-PyP展现出P螺旋结构,产生(+)CPL,而锐角构型(S-2)促进了左旋M -螺旋的形成,S-2-PyP发射(-)CPL信号。随后将对应手性液晶共组装体作为发光层制备成器件,组装体S-2-PyP相较于S-1-PyP可产生信号反转且显著增强的CP-EL发射。其中,(S-/R-2)0.1-(PyP)0.9基CP-OLEDs实现了高亮度蓝光CP-EL发射(λEL = 480 nm,最大亮度达14860 cd m-2),|gEL|值高达0.18 (图2)。该工作首次揭示了通过LCP共组装薄膜中AIE活性手性诱导剂的立体构型调控可同时实现CP-EL信号方向与强度的动态调节,为开发可编程CP-EL材料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该工作以“Programmable Circularly Polarized Electroluminescence Through Stereocontrol of Chiral Liquid-Crystalline Co-Assemblies” 为题发表在《Angew, Chem.Int. Ed.》期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基金委的支持。
图1. (a) S-/R-1, S-/R-2 和 (b) PyP 的分子结构式;(c) 共掺杂旋涂过程;(d) 手性液晶共组装过程;(e) CP-OLEDs 的制备及器件结构。
图2. (a) 器件能级图;(b) 功能层结构式;基于(c) (S-/R-1)0.1-(PyP)0.9 和(d) (S-/R-2)0.1-(PyP)0.9的电致发光光谱; 基于(e) (S-/R-1)0.1-(PyP)0.9 和(f) (S-/R-2)0.1-(PyP)0.9的CP-EL曲线图。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15032
- 南京大学成义祥教授、合肥大学耿中兴博士/胡靓语博士 Angew:非手性染料二向性竞争实现激发依赖的圆偏振发光信号反转研究 2024-12-02
-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JACS: 与立构中心绝对构型无关的可切换相螺旋 - 手性液晶聚合物中将军和士兵间的反常诱导 2023-07-03
- 宾夕法尼亚大学杨澍教授团队 AM:双面手性液晶微液滴实现宽域结构色的自恢复和像素码显示屏 2022-11-17
- 浙工大吴化平教授团队 AFM: 磁性双稳态水凝胶表面动态可编程调控 2025-08-26
- 芬兰坦佩雷大学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体行为 - 从智能材料到仿生设计 2025-05-04
- 南京大学王炜/曹毅/蒋青/薛斌《Nat. Commun.》:用于干细胞辅助骨再生的具可编程时空力学信号水凝胶 2025-04-20
- 华南理工大学赵祖金教授课题组 Angew: 非手性发光材料实现高效圆偏振电致发光 202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