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浙理工王新平/周娴婧与斯德哥尔摩大学Jiayin Yuan教授ACS Macro Lett.: 温控“开-关”的三氮唑聚离子液体催化剂
2025-04-25  来源:高分子科技

  在化学工业中,催化剂是提升反应效率的关键。相较于多相催化体系,均相催化体系通常展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优势。然而,其与反应介质形成的均相混合特性导致催化剂回收困难、成本高昂。而多相催化体系虽容易分离,却常因活性位点暴露不足导致催化性能下降。如何让催化剂兼具均相的高效多相的易回收?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智能响应材料——它们能像开关一样,随环境变化在溶解(均相)与聚集(多相)状态间自由切换,实现催化与回收的完美平衡。


  近期,浙江理工大学王新平教授、周娴婧副教授团队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Jiayin Yuan教授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1,2,4-三氮唑鎓的热响应性聚离子液体(PILs),成功用于甲醇中多孔有机笼的可控合成。当温度高于临界相转变温度时,PILs完全溶解,呈现均相状态,催化活性位点充分暴露,反应速率显著提升(开关开启);当温度低于临界相转变温度时,PILs链段塌陷并沉淀,转化为非均相状态,催化活性被抑制(开关关闭),同时可通过简单离心或过滤实现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如图1所示。通过温度循环切换,催化过程可实现-控制,且催化剂在6次循环后仍保持高效活性。



1. 热响应性1,2,4-PIL催化剂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2,4-PILs在甲醇中具有低温溶解高温不溶的上临界溶液温度(UCST)型温度响应性,且其浊点温度与浓度相关(图2a)。催化实验表明,当反应温度高于浊点温度时,反应速率会发生突跃(图2b-d)。升降温循环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催化活性的温控开关切换(图2e)。



2. (a) 1,2,4-三唑鎓基PIL的相图(b-d)不同温度下合成多孔有机笼的产率升降温循环催化实验。黄色:T > UCST,绿色:T < UCST


  该研究不仅为多孔有机笼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方法,还为设计智能催化系统开辟了思路。以上研究成果近期以“Reversible Switching and Recycling of Thermoresponsive 1,2,4-Triazolium-Based Poly(ionic liquid) Catalysts for Porous Organic Cage Synthesis in Organic Media”为题,发表于ACS Macro LettersDOI10.1021/acsmacrolett.5c00072)。浙江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硕士生朱杰锋为第一作者,王新平教授、周娴婧副教授及斯德哥尔摩大学Jiayin Yuan教授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lett.5c00072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