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张宣军、黄冠豪团队/南科大吴长锋团队 Nat. Commun.: 圆偏振发光材料制备新策略 - 细菌发酵
2025-02-03 来源:高分子科技
手性现象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从宏观的宇宙星云和大气气旋,到微观的蜗牛贝壳和牵牛花藤蔓,甚至在构成生命体的核心分子中,都能观察到手性的存在。圆偏振光(CPL)作为一种光手性现象,在信息加密、信息存储和3D显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CPL材料的制备主要依赖于化学和物理策略,包括手性荧光分子的合成、分子组装、金属有机框架(MOF)、共价有机框架(COF)、液晶材料和纤维素材料等方法。化学合成途径通常涉及复杂冗长的步骤和手性拆分过程,而分子组装途径则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将发光分子置于手性环境中,但这种方法可能导致产物稳定性较差。相比之下,生物合成途径在生物酶的催化下,具有自发、绿色和高效的特点。由于生物体内富含L-氨基酸、D-葡萄糖等手性分子,生物合成在制备CPL材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由于缺乏生物活性发光前体和合适的生物反应器,CPL材料的可控生物合成仍面临诸多挑战。此外,生物活性发光前体共价键嵌入的确认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研究团队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荧光颜色的糖基化分子作为细菌发酵的活性前体,并评估了这些分子的CPL性质。研究发现,尽管S1-S4分子基于D-葡萄糖衍生物,但它们并未表现出CPL活性。然而,当引入刚性的手性联萘结构后,A1-A3分子表现出CPL活性,尽管其不对称因子较小,仅为10-4到10-3量级。为了进一步增强CPL性质,研究团队将这些发光分子与细菌发酵葡萄糖培养基进行共聚。通过对杂化细菌纤维素膜的CPL性质评估,研究发现,原本无CPL活性的S1-S4分子在细菌发酵后表现出CPL活性,而A1-A3分子的不对称因子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图1 |细菌发酵形成CPL活性细菌纤维素的示意图。a 细菌纤维素通过细菌中的纤维素合酶催化的β-1,4-糖苷反应原位生成。b原位细菌发酵引发无CPL活性的糖基化分子表现出CPL。c 弱不对称因子的的糖基化分子在原位细菌发酵后其CPL性能得到增强。
图2 | 细菌共聚葡萄糖和糖基染料过程中共价键形成的确认。a 通过纤维素酶催化的生物降解过程(以S3-BC为例)示意图。b S2-BC水解产物的荧光光谱(左)和代表性质谱分析(右)。c S3-BC水解产物的荧光光谱(左)和代表性质谱分析(右)。
图3 | 基于S4-BC的荧光和圆偏振发光双通道响应Fe3+离子。a S4-BC对Fe3+离子进行荧光和圆偏振发光(CPL)双通道响应过程的示意图。b 加入Fe3+离子后S4-BC的荧光变化。c 在420 nm LED辅助下加入Fe3+离子后S4-BC的荧光变化。d S4-BC在Milli-Q水中暴露于420 nm LED后的荧光变化。e-g S4-BC在Fe3+溶液中受420 nm光照或不受光照时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结果: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e)、单线态氧(1O?,f)和羟基自由基(?OH,g)。h-j S4-BC在Milli-Q水中的圆偏振发光(CPL)表现。k-m S4-BC在420 nm LED辅助下与Fe3+离子反应后的圆偏振发光(CPL)表现。
图4 | 基于光开关细菌纤维素膜的信息加密应用。a 光照下PS-Glc和PS-BC的光开关特性机制以及微生物辅助制备PS-BC的过程。b 不同信息存储的光刻(使用254 nm手持紫外灯)和光擦除(使用590 nm LED)。c QR码信息加密。d 8位ASCII数据存储。流程图(左)显示了读取方法:绿色荧光位置表示“1”,而非荧光位置表示“0”。所有信息均在365 nm手持紫外灯下读取。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6253-7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天津大学龚俊波教授/汤伟伟副教授 Small 综述:纤维素基圆偏振发光材料 - 合成、调控和应用 2025-01-08
- 同济大学刘国锋/华东理工曲大辉 JACS:光控超分子聚合物中圆偏振发光的可逆切换机制 2024-12-03
- 南京大学成义祥教授、合肥大学耿中兴博士/胡靓语博士 Angew:非手性染料二向性竞争实现激发依赖的圆偏振发光信号反转研究 2024-12-02
- 南林黄洋副教授等 AFM:生物合成法构筑氮功能化细菌纤维素基高性能固态电解质 2024-04-25
- 华中大杨光教授团队《Prog. Mater. Sci.》综述:细菌纤维素 - 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超分子组装及结构调控和功能性质 2022-06-06
-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Fuzhong Zhang(张福中)课题组ACS Nano:在微生物合成超高性能蛛丝材料上取得新进展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