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张和凤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通过构建D-A型簇实现马来酰亚胺类非共轭聚合物的红色荧光发射
2024-04-15 来源:高分子科技
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和在有机光伏、信息防伪和生物医学中的潜在应用,非共轭型荧光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含有大共轭结构的传统有机发光材料不同,非共轭聚合物的次级荧光基团通过弱相互作用发生聚集,产生荧光发射,且荧光发射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等特殊性质。然而,迄今为止,现有非共轭聚合物的荧光多为蓝绿色,而长波长发射的报道仍然较少,特别是其荧光团微观结构和荧光机理的探索存在极大困难。他们设想,通过在聚合物中同时引入具有吸电子性(A)和给电子性(D)的单元,可以有效强化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促进次级荧光基团聚集和荧光发射。因此,在本工作中,他们通过马来酰亚胺衍生物和第二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D-A型马来酰亚胺类非共轭荧光聚合物,成功实现了红色荧光发射。在此过程中,结合聚合物物荧光性质和理论计算,初步阐明了马来酰亚胺和第二单体单元间的O---O范德华力和N-H---O氢键作用,导致聚合物荧光红移。相关工作对设计合成长波长非共轭荧光聚合物及探索该类荧光材料发光机理均具有重要意义(图1)。
图1. 通过构建D-A结构实现马来酰亚胺类共聚合的红色荧光发射及其可能的荧光机理
图2. 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D-A型马来酰亚胺类共聚物
图3. 共聚物固体及溶液的照片和CIE图
表1. 不同单体的荧光波长比较
图4. P(DMAA-co-PMI)(a, b)和(c, d)P(NIPAM-co-MI)的激发波长依赖性和归一化发射光谱
图5. IRI函数揭示的P(NIPAM-co-MI)1-6中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mol.3c02441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福建师范大学林正欢教授团队 AFM:多彩TADF型簇发光聚马来酰亚胺 2024-04-16
- 哈工大冷劲松院士团队 Small:从弹性到刚性可调节的、可自修复的形状记忆双马来酰亚胺材料 2023-11-30
- 中科院化学所张军/田卫国/宋广杰《Nat. Commun.》:马来酰亚胺阴离子聚合制备非共轭全彩荧光材料 2022-07-01
- 福州大学肖方兴教授课题组《Adv. Funct. Mater.》: 非共轭聚合物作为界面电荷传输层加速光电催化水氧化 2022-05-16
- 北化邓建平/赵彪团队《ACS AMI》: 水解诱导生物基非共轭聚合物中的超长室温磷光 2021-12-07
- 南工大殷成蓉副研究员课题组:非共轭聚合物作为高效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新进展 2017-06-06
- 兰州大学邬金才教授课题组 Angew:手性位点辅助链末端控制的立体专一性手性环酯交替共聚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