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虚假信息和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日益严重,对国家安全、社会正常秩序以及人民健康、财产等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荧光标签、全息、水印等光学技术与材料体系用于信息加密与防伪。依赖这些方法,相关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这些为人熟知的加密与防伪体系容易被仿制,造成假冒伪劣、信息泄露等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因此,急需开发先进的光学加密与防伪技术,并研制新型光学材料以提高加密与防伪的安全等级。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RTP) 在关闭激发光源后仍能持续发光一段时间,可为信息加密与防伪提供额外的时间维度。然而,如何精准地调控RTP发光性能(强度、寿命、余辉持续时间等)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科学问题。该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有望实现按需获得特定的RTP性能以更好地应用于信息加密、余辉防伪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陈涛研究员和乐晓霞副研究员一直致力于复合发光材料的可控构建及其在信息存储与加密、伪装与防伪等方面的应用研究(Chem. Soc. Rev., 2024, 53, 606; Adv. Mater., 2024, DOI: 10.1002/adma.202311347; Adv. Mater., 2023, 35, 2300615; Angew. Chem.Int. Ed., 2023, 62, e202300417; Adv. Mater. 2022, 34, 2107452; Adv. Mater., 2022, 34, 2201262; Acc. Chem. Res. 2022, 55, 16, 2291;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21890;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3640)。近日,该团队报道了一系列余辉性能精确可调的RTP材料,并结合多色荧光建立了高安全等级的荧光-余辉双模式加密与防伪体系。
图4:荧光-余辉双模式防伪体系。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310043
课题组链接:https://smartpolymers.nimte.ac.cn
- 北林彭锋教授团队 Adv. Mater.:基于可食用魔芋多糖制备3D打印室温磷光材料 2024-04-26
- 贵州大学赵江 AFM:超长热激活延迟荧光加有机磷光型颜色可调和高温型有机长余辉 2024-04-10
- 宁波材料所陈涛、路伟/港中深唐本忠院士《Adv. Mater.》综述:利用超分子动态相互作用构建紧密有序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2024-04-02
- 北化尹梅贞教授团队 AFM:萘酰亚胺共轭螺吡喃 - 用于信息加密的双态发射和光响应动态荧光色 2025-02-21
- 四川大学宋飞教授《ACS Nano》:可用于光多路信息加密的偏振与结构色可调仿生多级光子材料 2025-02-12
- 长春理工大学张健夫教授团队 CEJ:变色龙启发的自适应光响应聚氨酯薄膜用于动态安全的多维“阅后即焚”加密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