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哈工大冷劲松院士团队《Adv. Funct. Mater.》:一种具有灵活功能导向特性的组装力学超材料
2024-03-30  来源:高分子科技

  突弹跳变不稳定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生物系统中,以确保动植物生存。例如,捕蝇草叶片可以通过在两种稳定的平衡状态(打开的凸形和闭合的凹形)之间快速切换来捕获猎物,以及其他突出的例子(例如,蜂鸟快速闭合的喙,雀尾螳螂虾的极快速打击,以及高速奔跑中猎豹的脊椎)。最近,在设计中集成突弹跳变不稳定性以产生双稳态,多稳定性,或可编程行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突弹跳变不稳定性的利用仍然缺乏灵活的功能应用和与信息相结合的能力主要有三个局限性:i)单胞基序的单一变形模式,ii)有限的设计空间,以及iii)变形运动信息相结合的障碍。超材料的最新发展引入了一种灵活实用的组装策略,该策略不局限于制造技术,可以集成多种材料系统。如何基于装配策略巧妙地利用双稳态单元已成为拓宽灵活功能应用的基石。然而,传统的双稳态元素,如受约束的倾斜/余弦梁三维浅穹顶等,受其固定边界约束的限制导致具有有限的变形模式和单一的功能特性。这一局限性对利用双稳定性实现高级功能应用提出了挑战。因此,开发面向功能/应用的双稳态单胞基序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开发创新功能,例如图案加密设备,可编程摩擦纳米发电机,传感/记忆设备和逻辑计算装置


  针对以上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HIT冷劲松院士团队近日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A Flexibly Function-Oriented Assembly Mechanical Metamaterial的文章。



  合理的双稳态单胞设计和组合策略是实现广泛而独特的力学效果和应用的可靠解决方案。首先,受青蛙跳跃过程中后腿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演化改进设计,通过在约束节点上引入旋转自由度和在梁上引入两个灵活的拐点并在旋转节点处生长出能够连接外部附件的部分,开发了一种面向功能/应用的单胞基序(图1A并提出了相应的装配策略。(图1B 


概述图。A青蛙跳跃过程中后腿启发的双稳态单胞基序的演化改进设计过程以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双稳态-位移(F-D)曲线。B)单胞基序的几何参数(初始倾斜角度θ,臂厚度t和间隙f),1/4单胞基序的典型简化变形图,以及利用齿轮、轴承和框架构建的具有理想边界约束的装配示意图


  具有不同几何参数的单胞基序表现出具有负增量刚度的双稳态行为单稳态特性。三个功能应用源自于单胞基序的渐进演化。首先构建了可按需组装的功能性力学曲线,包括多级隔振、可恢复能量吸收、能量耗散以及兼具隔振和能量耗散等功能特性。通过在各种屈曲占主导地位的单胞基序中利用不同的峰值力和组合,可以实现具有可控峰值力的多重屈曲和多稳态响应,以功能导向进行力学曲线的构建。(图2 


可按需组装的功能性力学曲线探索


  利用材料的可变刚度编程特性和双稳态单胞基序开发了一种具有温度-机械双模式加密-解密策略,可以为n位加密设备提供4n种加密-解密模式,并且加密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安全性和环境鲁棒性。(图3 


3 机械-温度双模式图案加密-解密策略


  最后,他们通过在单胞单元旋转节点处利用齿轮建立力相互作用,探索非易失性机械逻辑计算功能,构造了五个基本的机械逻辑门,可以很好地执行无电化的非易失性机械逻辑运算,组合半加器演示了非易失性机械逻辑对电子逻辑门进行补充的可行性,为具有逻辑功能的非常规计算设备提供了指导。(图4 


4 非易失性机械逻辑超材料


  综上所述,他们提出了一种受青蛙跳跃过程中后腿启发的单胞基序,并提出了一种灵活的超材料组装策略。这种异质组装有效地提供了广泛的设计空间,并能够实现许多面向功能的应用,例如缓冲器、能量吸收器、图案加密和机械逻辑计算设备。基于不同力学性能的单胞基序,通过有限元和实验方法验证了组装具有定制功能特性机械超材料的可行性。此外,所引入的图案加密策略可以实现可逆、可重编程、更安全的双模/解密。最后,构建了5个基本的机械逻辑门和一个组合半加法器,可以好地执行非易失性逻辑运算。展望未来,放大的力输出,机器学习或新的计算框架可能是非易失性机械逻辑计算的理想研究方法。并且,将刺激响应特性引入装配策略组装力学超材料未来研究的重要手段,这将使更加智能


  论文的第一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岳成斌,副教授赵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彦菊教授和刘立武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院士,副教授李丰丰,博士生李炳勋为共同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力支持。


  冷劲松院士团队长期从事于智能结构力学及其应用研究。在航天领域,研制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可展开铰链、桁架、重力梯度杆、天线、太阳能电池、离轨帆、锁紧释放机构等智能结构(Sci. China. Technol. Sc., 2020, 63, 1436–1451; Smart Mater. Struct., 2022, 31, 025021; Compos. Struct., 2022, 280, 114918; AIAA J., 2021, 59, 2200-2213; Compos. Struct., 2022, 290, 115513; Compos. Struct., 2020, 232, 111561; Compos. Struct., 2019, 223, 110936.),可应用于各种卫星平台、空间站、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工程等。设计制备了构型、力学性能可调节、可重构的拉胀力学超材料和像素力学超材料(Adv. Funct. Mater., 2020, 30, 2004226; Adv. Funct. Mater., 2022, 32, 2107795)。在生物领域,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等智能材料开发了多种智能生物支架和人工假体(Biomaterials, 2022, 291, 121886;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 14, 42568-42577; Compos. Sci. Technol. 2019, 184,107866; Compos. Sci. Technol. 2021, 203, 108563; Compos. Sci. Technol. 2022, 209, 109671; Adv. Healthc. Mater. 2022, 22019975; Compos. Part A-Appl. S., 2019, 125, 105571; Adv. Funct. Mater., 2019, 29, 1906569; Adv. Healthc. Mater. 2022, 22019975)。冷劲松教授团队自主设计并研制的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中国国旗锁紧展开机构,于20215月在天问一号上成功展开,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智能结构应用于深空探测工程的国家(Smart Mater. Struct., 2022, 31, 115008)。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16181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