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陈重一课题组 Biomacromolecules:手性调控聚氨基酸的簇发光
2024-03-04 来源:高分子科技
与传统的有机发光材料相比,簇发光高分子表现出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但是簇发光高分子的低发射效率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等领域中的应用。聚氨基酸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在前期研究中,他们发现手性不仅能影响聚氨基酸材料的构筑,并且可以调控其力学性能和生物响应行为(J. Am. Chem. Soc. 2019, 141, 8680; Chem. Mater. 2020, 32, 1153; Macromolecules 2022, 55, 3801; Biomacromolecules 2023, 24, 3283)。
图1 不同手性聚氨基酸的合成与荧光强度。
图2 不同手性聚氨基酸的簇发光机理
他们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手性的聚氨基酸,发现了聚氨基酸的手性在簇发光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聚氨基酸的簇发光来自于n-π*空间相互作用,而相反手性单体的引入,导致聚氨基酸的α螺旋结构逐渐转变为无规线团结构。无规线团结构的灵活性使得聚氨基酸链上的羰基可以形成更多的n-π*空间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更强的荧光。通过加入尿素和三氟乙酸破坏聚氨基酸的螺旋结构和聚集,进一步证明了α螺旋-无规线团的转变与荧光强度的关系。本研究为发光多肽/聚氨基酸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biomac.3c01328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中科院化学所陈传峰研究员团队《Nat. Commun.》:非手性发光分子溶液体系高不对称因子圆偏振发光 2025-03-29
- 华南理工大学赵祖金教授《Nat. Commun.》:利用手性TADF敏化剂和非手性MR分子构建超荧光圆偏振OLED 2025-03-04
- 上海交大赵慧教授、朱申敏教授团队《ACS Nano》:仿生手性螺旋结构触发的“生物活性”治疗性接触镜用于角膜损伤快速修复 2025-03-01
- 宁波大学陈重一教授 ACS Macro Lett.:基于螺旋结构聚氨基酸的强力生物粘合剂 2025-03-07
- 北化徐福建/赵娜娜/申鹤云《ACS Nano》:两亲性聚氨基酸纳米佐剂介导的光热增强免疫治疗 2024-11-13
- 长春应化所陈学思/宋万通团队《Mater. Horiz.》:基于聚氨基酸的脾靶向递送mRNA的磷脂酰聚合物文库 2024-04-03
- 中山大学顾林课题组 CEJ:在无需外加AIEgens的情况下,利用商业化聚酰胺固化剂的簇发光性质实现环氧涂层自主损伤检测 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