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化疗是临床上提高疗效和避免多药耐药性的常用策略。然而,静脉给药后很难确保协同药物在病变部位的共富集。将协同药物整合到纳米载体中除了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靶向性和载药量以外,还可以确保协同药物在同一个靶细胞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使用10-羟基喜树碱(HCPT)构建聚合物前药胶束,并将去甲基斑蝥素(DMC)按比例包封在胶束中。在活性氧(ROS)的触发下,HCPT和DMC同时从共递送载体中释放。DMC通过抑制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蛋白磷酸酶2A(PP2A)的合成来促进异常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对DNA损伤、复制紊乱和死亡的敏感性。该共递送载体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优秀的抗肿瘤效果,可以为临床联合化疗方案转化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图 7. 体内抗肿瘤研究。(a)肿瘤消退研究结束时肿瘤的形态和重量(Mean ± s.d., n = 5, *p ≤ 0.05);(b)研究中不同时间点的肿瘤体积(Mean ± s.d., n = 5, *p ≤ 0.05);(c)不同天的体重;(d)第14天收获的肿瘤切片的H&E、TUNEL和免疫组化分析。
参考文献:
[1] Y. Sun1, Q. Wu1, Q. Fu, H. Cong, Y. Sheng, B. Yu, H. Hu,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esponsive polyprodrug micelles deliver cell cycle regulators for chemosensitization, Talanta, 267 (2023), 125242.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alanta.2023.125242
- 武汉理工戴红莲和武汉大学喻爱喜团队《Sci. Adv.》:可注射自适应H?S缓释系统调控神经再生微环境 2023-12-24
- 澳门大学代云路课题组《Adv. Sci.》:自降解纳米凝胶通过药物再利用策略重塑肿瘤微环境以重新激活CD8? T细胞 2023-05-11
- 浙大傅国胜团队、计剑团队《Adv. Funct. Mater.》:活性氧自适应涂层精准调控炎症反应实现血管再狭窄抑制 2023-05-01
- 四川大学杨佼佼/熊燕/李继遥 Acta Biomater.: 用于减轻化脓性关节炎影像学和病理学损伤的原位双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2025-02-15
-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Nano Today:基于含磷树状大分子的药物递送系统协同增强自噬、抗炎和抗氧化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2025-02-11
- 浙江大学王立教授/俞豪杰教授团队 Mater. Horiz.: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氮氧自由基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2025-02-09
-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 AFM:二甲双胍介导的空间特异性多响应无载体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联合化疗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 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