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极易造成损伤节段以下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具有致残率高和恢复难的特点,目前临床疗效有限,已成为世界性医学难题。脊髓损伤触发“炎症风暴”,导致瘢痕组织包裹的囊性空洞,严重阻碍轴突再生。近年研究发现生物材料在脊髓损伤修复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重建损伤部位微环境,促进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为脊髓损伤修复带来新的希望。但是目前报道的生物材料支架往往与脊髓组织适配性不佳,导致修复效果欠佳。
针对该关键难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戎利民教授/何留民研究员团队近期开发了一系列基于自组装多肽RADA16-X(X为功能氨基酸序列如IKVAV、RGD和YIGSR等)的生物适配性多功能水凝胶,在脊髓损伤部位重塑微环境稳态、支持神经再生、促进功能恢复。
图1 F-SAP缓释ISP/ILP调控脊髓损伤后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示意图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205012
自组装多肽大多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水凝胶,力学强度和稳定性较弱,不利于神经再生。为提高自组装多肽RADA16-X水凝胶力学性能,该团队利用RADA16-IKVAV(F-SAP)与丝素蛋白(SF)构建复合水凝胶。与简单复合不同,SF纳米囊泡在静电吸引和渗透压差作用下向F-SAP纳米纤维网络迁移,发生构象变化再组装成纳米纤维,形成具有双网络的F-SAP/SF杂化水凝胶。控制F-SAP与SF作用时间可调控杂化水凝胶力学强度和活性因子释放速率。
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F-SAP/SF水凝胶联合NT-3能够较好地填充损处区域,调控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向抗炎型极化并分泌抗炎因子,改善病灶炎症微环境。术后8周皮质脊髓束神经纤维穿越损伤区域生长,再生神经包括了运动相关的5-羟色胺(5-HT)神经纤维以及与感觉相关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纤维。同时,再生神经轴突外包裹髓鞘。电生理检测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示F-SAP/SF显著促进功能恢复。
图 功能性自组装短肽(F-SAP)与丝素蛋白(SF)协同组装构建复合纳米纤维水凝胶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g0234
生物材料在体内处于动态力学微环境,其结构完整性以及与脊髓组织的融合极易受到损害,不利于神经再生。针对这个瓶颈性难题,该团队构建了基于自组装多肽的多功能水凝胶。
图 FC/FI可注射自修复水凝胶缓释姜黄素修复脊髓损伤示意图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actmat.2021.05.022
图 CD/HRI-NT3可注射、自修复和粘附性能水凝胶修复脊髓损伤示意图
CD/HRI-NT3溶液注射至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处后形成水凝胶,与宿主脊髓粘结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术后2周,炎症细胞非特异浸润被抑制,向抗炎表型极化,微环境免疫稳态获得恢复。CD/HRI-NT3水凝胶促进感觉轴突和运动轴突再生,且再生神经元与表达兴奋性递质标志物泡状谷氨酸转运体(Glut)和抑制性递质标志物泡状GABA(v-氨基丁酸)转运体(VGAT)的末端密切相关。此外,CD/HRI-NT3水凝胶对脊髓损伤大鼠泌尿系统具有保护作用,能有效修复膀胱损伤。研究结果凸显新型复合水凝胶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中的巨大潜力,未来有望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研究。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0489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戎利民教授/何留民研究员团队的系列研究显示,功能多肽基纳米纤维水凝胶具有促进神经再生的巨大潜力,修复脊髓损伤的同时,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组织再生,助力更多疾病的治疗发展。
- 华科大罗志强教授团队 Adv. Mater.: 电容耦合响应水凝胶提供无线化电刺激促进脊髓损伤组织再生 2024-01-14
-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戴建武/赵燕南 ACS Nano:仿生脊髓纤维引导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和再髓鞘化 2023-12-15
- 吉大林权教授、吉大第二医院杨小玉教授《Mater. Today》:仿生3D软支架结合电刺激调控神经干细胞分化引导脊髓损伤修复 2023-12-02
- 吉林大学杜志阳、张婷团队 CEJ: 溶剂交换策略诱导多组分肽自组装 2025-01-19
- 浙工大周密、浙大二院陈嘉 AHM:基于荧光聚合物自组装策略构建胃食管反流诊断纸基传感器 2025-01-16
- 香港城市大学朱平安课题组《Mater. Horiz.》:可编程光热各向异性微马达自组装结构用于多模态运动 2025-01-08
- 华东理工刘润辉教授课题组《ACS Cent. Sci.》:新型阳离子催化策略实现N-羧基环内酸酐(NCA)的快速可控聚合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