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邓建平教授/赵彪副教授团队《Small》综述:荧光聚合物微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2023-03-25 来源:高分子科技
图1 荧光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示意图
该文章首先概述了将荧光组分(有机染料或共轭聚合物)引入聚合物粒子的方法。在这方面,可以通过物理相互作用将荧光组分包封到聚合物粒子中。荧光组分还可以设计成可聚合单体,通过非均相聚合制备荧光聚合物粒子,这可以为荧光组分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并有助于防止其泄漏,从而实现粒子荧光增强。此外,还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聚合后改性策略将荧光组分引入到非荧光聚合物粒子表面,这通常有助于充分利用荧光组分,从而获得更好的光学性能。
随后,该文章详细介绍了荧光聚合物粒子的制备策略,包括基于单体聚合的策略(乳液聚合、沉淀聚合、分散聚合、悬浮聚合)和基于预制聚合物的策略(纳米沉淀、自组装、聚合后改性),并对这些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荧光聚合物粒子在防伪、化学传感和生物医学方面的典型应用。
最后,该文章提出了荧光聚合物粒子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方向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除了常见的光致变色和光致发光聚合物粒子外,未来可以将更多的具有刺激响应性(如热致变色、水致变色)化合物引入荧光聚合物粒子中,以构筑多功能粒子;(2)采用聚合诱导自组装和结晶驱动自组装等策略来构筑荧光聚合物粒子,实现粒子形态和结构的多样化;(3)将手性引入荧光聚合物粒子中,开发在手性相关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的荧光粒子。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0961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浙工大周密、浙大二院陈嘉 AHM:基于荧光聚合物自组装策略构建胃食管反流诊断纸基传感器 2025-01-16
- 西工大颜红侠教授团队、港中深唐本忠院士 Angew:溶剂诱导非传统荧光聚合物静电势分布平衡 - 实现全色可调发射 2024-08-21
- 西工大颜红侠教授团队、港中深唐本忠院士 Angew:超支化聚硼硅氧烷 - 非传统红色延迟荧光聚合物 2023-10-01
-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韩艳春团队 AFM:弹性体基体中构建连续共轭聚合物网络 - 实现高拉伸性与高电学性能兼得 2025-03-25
- 南科大冯奎、郭旭岗/海南大学陈志才 Angew 综述:高性能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共轭聚合物的分子设计策略、应用和前景 2025-01-09
- 华南理工大学郭子豪课题组 AFM : 具有超低阈值电压的n型有机电化学晶体管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