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作为清洁、可再生和可持续的储能装置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电容器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仍然是其商业应用面临的最大挑战。提高电容器能量密度的一种有效办法就是使用高稳定性的电活性材料作为赝电容电极材料。聚苯胺(PANI)由于其低成本、高导电性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赝电容材料,但是其倍率性能、质量负载和稳定性等问题仍然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通常,PANI基电极的高电容是在低负载活性材料(<2.5 mg cm-2)下实现的,而且大多数的电极都表现出较差的倍率能力。所以,如何制备出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长循环稳定性和高质量负载的电极材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而且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图1 三维多孔PRH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示意图
图2 (a) PRH-80的光学照片。(b) RGO、(c) PRH-20、(d) PRH- 40和(e) PRH-80的SEM图像。(f) PRH-80 SEM图像(左)和相应的EDS图,显示C元素图(中心)和N元素图(右)。(g) RGO和(h) PRH-60的透射电镜图像。(i) PRH-80片的AFM图像。
图3 质量负荷为5 mg cm?2的PRH-80复合材料。(a)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b)从2 A g?1到100 A g?1不同电流密度下的GCD曲线。(c) Nyquist图,插图显示了图的放大。(d)在5到100 mV?1的扫描速率下,阳极和阴极峰值电流的幂律依赖性。(e)扫描速率为100 mV?1时的电容贡献。(f)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电容性和扩散控制过程对总电容的贡献。(g)比电容与电流密度的关系。
图4 PRH-80在质量负荷为10 mg cm?2时的循环性能。(a) PPAAB的化学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构说明。(b) 快速电子和离子传输的多孔PRH结构示意图。(c) 在10 mV?1的扫描速率下,第1次和第10,000次的CV曲线的比较。(d) 比电容对第1次和第10,000次的电流密度。(e) 奈奎斯特图为1th和10000th。(f) PRH-80电极在电流密度为19.5 A g?1(0?0.8V)下的循环稳定性。
PRH-80电极的高性能是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包括丰富、有效、稳定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和独特的多孔复合结构。这些特征极大地促进了快速的电解质扩散和电子转移。如图4a所示,PPAAB是一种类似聚苯胺的氧化还原活性聚合物,具有三种不同的氧化态。它的电能存储可以通过三种氧化还原态可逆变换来实现,在PRH复合材料中,自组装RGO片形成多孔导电基底(图4b),促进了高度均匀的PPAAB和RGO衬底之间的电子传递,改善了电极中的离子扩散。因此,PPAAB可以显著提高电容,并实现优异的速率能力。PRH-80电极具有良好的长期循环稳定性,在19.5A g?1下进行10000次循环后,初始比电容达到93.3%,库仑效率接近100%(图4f)。
文章链接:An Ultrafast, High-Loading, and Durable Poly(p-aminoazobenzene)/Reduced 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Electrode for Supercapacitor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211057
通讯作者简介
高艳安研究员简介: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2013年择优)。1999年于山东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于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2006-2011年先后于德国马普复杂技术系统动力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Dynamics of Complex Technical Systems)(2006-2008)、美国阿克隆大学(University of Akron)(2008-2009)、英国约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York)(2009-2011)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离子液体实验室主任,兼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英国女王大学联合实验室负责人(2011-2015),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基础与战略部有机框架多孔材料组课题组长(2015-2017),2017年10月以C1类高层次人才到海南大学参加工作。目前担任海南大学热带岛屿资源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职副主任;海南大学欧美同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二届海南省省级财政科技计划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咨评委)委员;海南省“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咨询专家;海南省科技厅重大、重点项目评审专家;三亚崖州湾科技处重大项目评审专家等职务。此外,还担任国际期刊Molecules (ISSN: 1420-3049;SCI, IF=4.411)的编委会委员以及《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核心期刊)期刊编委。
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环保材料的分子设计、组装机理及其以能源为导向的气体存储与分离、催化、载人航天器及深海潜水器等密闭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吸附与转化、核工业泛燃料后处理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研究。至今发表SCI期刊论文120篇,他引4200余次,H因子为43;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0件,授权25件;带领团队主持70余项国家级项目、省市级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以及企业横向等项目,涉及经费6000余万元。现任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委员;2015年入选第二批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千人层次;2018年海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专项”),2019年海南省“领军人才”;2020年荣获海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1)。
巫继锋副教授简介:男,汉族,博士,2020年于复旦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份受聘于海南大学高聘副教授,硕导。巫博士一直从事超导与新能源材料研究,包括超级电容器及其电极材料、电活性聚合物的制备、石墨烯及MXenes等二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高熵合金及拓扑超导材料合成与研究。目前已在Advanced Material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SCI论文10篇且影响因子总和>130),论文被引用1000余次。
- 南科大王湘麟教授、陈柔羲副教授/天工大范杰教授:用于高性能电磁干扰屏蔽的核壳PANI/PVDF@PANI纳米纤维复合膜 2024-02-20
- 天津大学李俊杰教授团队《Nat. Commun.》:时序性粘附心脏贴片用于机械生理监测和电耦合治疗 2023-10-08
- 德州A&M大学方磊团队《Mater. Horiz.》: 受聚苯胺启发的导电梯状聚合物的合成和其出色的操作耐久性 2023-07-25
- 南京林业大学黄超伯、熊燃华教授团队 AHM:实现伤口无缝合密封的快速止血和高韧性的生物粘附急救贴片 2024-11-15
- 江苏大学胡兴好等 PNAS:快速、变刚度诱导的编织卷绕型人工肌肉 2024-11-10
- 黄渤海实验室吕阳、姬忠莹 Mater. Horiz.:基于碱诱导分子聚集策略快速制备复杂管状水凝胶结构 2024-11-08
-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ACS Nano》:聚合物粘结剂的分子调控构筑高负载高性能锂硫电池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