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学发展必须循序渐进科技创新源于学术基础——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
2009-05-19  来源:科学网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宽厚的学术基础,二是强烈的创新意识,单单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行。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主要来自基础研究成果。因此,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没有学术基础就没有根基,科技创新源于扎实的学术基础。基础研究的水平越高,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深入,创新视野和思路就越宽阔,创新成果的影响也越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理工大学决定在宇航学院、机电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试行“本硕博连读”培养计划,实行理工结合、贯通培养。该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面向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科技现代化的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追求“刻苦学习理论、勤于动手实践、勇于独立思考、善于自我创新”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努力将理科基础学习、工科专业学习、实践创新研究融为一体,注重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从工程中提炼、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和在技术上自主创新的能力。

    《科学时报》:您去年11月在北京理工大学作了一场有关“技术科学中的美学”的报告,提出要在技术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引入美学思想。在北京理工大学这样一所理工类高校中,提倡美学教育是出于什么样的理念?

    胡海岩: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需要高雅科学品味的养成。当然,这包括很多方面,而重视美学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美学是艺术的哲学。如果一个人有很好的美学修养,势必对于艺术、哲学有比较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会引导他去从哲学的高度和艺术的角度来看待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或者技术研究。所以,美学教育对于高层次人才拓宽视野、提高学术品味、增强创新意识是有所帮助的。
    当然,一个人的科学品味和创新意识绝不是听一场报告就能提高的。我的报告只是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希望引起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兴趣。
    我认为,大学的学术报告应该是一个“百家论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更希望,学术报告的听众们能够有自己的一些深入思考,特别是一些批判性思维。
    大学是各种学术思想兼容并包的学术机构,而不是行政机构,不应把大学管理者的思想和观点以行政方式发布下去。重要的是,通过演讲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学习,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创新思维,通过表率引导学生完善自我,最终通过大学生活使学生体会受益终身的大学精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chen)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