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必须循序渐进科技创新源于学术基础——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
2009-05-19 来源:科学网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规模的扩大,不少学者已将从事科学研究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进行事业的追求。目前,不少“创新”成果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是为功利而创新。有些成果所体现的创新只是某种标新立异,甚至是刻意包装。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的学术看上去很繁荣,似乎天天都有新发现和新发明,但是真正在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或者能长久留下来的东西并不多,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并不多。
我们还必须看到,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去看待科技创新和从事科技创新,使得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学术基础比过去有所弱化,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学术研究,在学术基础方面不如过去。更加令人堪忧的是,我们的学术风气会由此而被败坏。
我想,这可能与市场经济一样,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历史上,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发展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经历,而必须主动、深刻地反思,在发现问题后予以积极纠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引导青年学者和莘莘学子,使大家以沉稳的心态来看待科技创新、看待科学本身。
《科学时报》: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您认为,被誉为“培养国防科技高级人才摇篮”的北京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为了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进行了哪些实践与探索?
胡海岩: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国防科技为特色的高校,其主干学科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决定了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大学,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满足现在的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特别是要培养满足未来国防科技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
实践证明,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正处在以集成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的阶段,原始创新的比重还不是很高。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以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因此,学校必须着眼于未来,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chen)
相关新闻
- 胡海岩:如何培育优秀博士生 2010-05-25
- 评论:学科壁垒限制中国大学发展 2012-11-21
- 北工大成立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2012-06-20
- 美国公立大学发展新理念与筹资战略——以印第安纳大学为例 2010-10-26
- 香港理工大学陶肖明教授团队《Nat. Sustain.》综述:通过科技创新推进纺织品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 2022-12-28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招聘信息 | 高分子、材料学、材料加工、化学、物理等相关专业 2021-08-05
-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指数报告2020(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篇)》在京发布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