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马达具有优异的自主运动和微尺度操控功能,在生物医学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这些领域中,环境修复方向备受关注。微/纳马达的运动和对流引起的液体混合作用能够显著增强污染物与微马达的传质与接触效率,从而将受限于扩散作用的传统废水处理速度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微/纳马达集群可能是高效环境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然而,单驱动微/纳米马达的控制方式单一,无法适应复杂的自然及工业环境需求。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实现集群行为以及多重操控功能的微纳马达仍然是一个挑战。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瞿金平院士/牛冉研究员团队以泡沫状C3N4和Fe3O4纳米粒子为基础,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双模驱动微马达(图1)。其中三维多孔泡沫状C3N4的孔隙结构增加了比表面积,使离子通透性增强(图2),而原位沉积的Fe3O4纳米粒子引入了电子捕获能力,提高了光捕获和电子-空穴分离效率(图3)。Fe3O4/f-C3N4微马达在可见光辐照和低浓度H2O2(≤2%, v/v)燃料水平下表现出较强的光驱动/催化活性(图4)。同时在外加磁场下,Fe3O4/f-C3N4微马达的集体行为可以在局部产生高浓度的催化剂,大大提高了污染物脱除效率(图5)。此外,原位形成的Fe3O4不仅有利于微马达的分离与循环利用,而且在外加磁场的引导下具有定向催化功能(图6)。因此,该低成本、易于回收、运动可控的Fe3O4/f-C3N4微马达在生物医学和环境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1(a)Fe3O4/f-C3N4微马达的制备。(b)可见光或外加磁场下Fe3O4/f-C3N4微马达的自推进机制。
图2(a)泡沫状C3N4和(b,c)Fe3O4/f-C3N4微马达的形貌表征图、选区电子衍射图,以及(d)XRD图。
图3(a)UV-vis漫反射光谱,(b)光致发光光谱(激发光:350nm),(c)光电流密度图。(d)Fe3O4/f-C3N4微马达的磁滞回曲线。
图6 外加磁场控制Fe3O4/f-C3N4微马达顺序降解左、右储层中的罗丹明B。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2c10590
团队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瞿金平院士团队自2019年组建至今,主要围绕多相多组分体系传递与反应过程强化、生态难消纳物质绿色化替代与再利用、功能材料绿色高效制造与产业化应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团队与国内外众多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保持密切合作,目前在研纵向和横向项目多项,拥有一批先进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和测试表征仪器设备,具备完善的研究设施和科研条件。团队常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科研助理、机械工程师和博士后(联系邮箱:niuran@hust.edu.cn)。

牛冉,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马达和新能源材料。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PRL、PNAS、Sci. Adv.、ACS Nano、Small、Chem. Eng. J.、J. Mater. Chem. A、Energy Environ.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50篇,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多项,并获得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武汉英才等多项荣誉奖励。
- 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李发学教授/高婷婷副教授 ACS Nano:用于大规模、低成本、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蒸发器的全纤维素基芯吸织物 2025-03-11
- 广西大学林宝凤教授团队 CEJ: 便捷、低成本的多糖基抗菌传感器用于粮食存储中的吸潮和粮堆热的全方位监测 2025-02-22
- 郑州大学孙晨凯课题组 ACS Nano:低成本聚合物给体PTQ16-10实现19.52%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2024-12-31
- 北科大王东瑞教授课题组 Small:无掩模直接印刷制备高分辨率、可定制化、适形性好且可回收的曲面微电极 2025-03-18
- 南昆士兰大学王浩教授/宋平安教授/霍思奇博士 PPS 综述:可回收阻燃生物基热固性材料 - 从分子工程到性能和应用 2025-03-08
- 中国科大龚兴龙教授团队 ACS Nano:透气、可拉伸、可回收的纤维素气凝胶电子皮肤器件 2025-01-16
- 上科大叶春洪课题组《Chem. Mater.》:基于响应性聚合物3D-to-3D折纸形变实现运动可控的软体微驱动器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