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响应型智能材料是一种可以在光、热、气、电、pH等外部刺激下发生可逆的化学/物理变化的功能材料,在传感器、光电器件、医学工程、机器人、信息存储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刺激响应型智能材料主要由聚合物、碳材料、水凝胶等无序材料构成,存在响应速度较慢、能量转换效率低、缺乏基于清晰结构的理性设计等问题。
与非晶态材料相比,晶态材料具有可设计、各向异性、三维有序延展的规则结构,其在智能材料领域具有诸多优势:(1)响应基团在晶态材料中形成有序的分子阵列,使外部刺激信号和响应位点之间的能量传递更快、更有效;(2)清晰明确的晶态结构有助于通过原位光谱、单晶/粉末X射线衍射等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原位研究其结构转变,从而有利于阐明智能响应机理和构效关系;(3)晶态材料可具有多孔性,能够促进刺激源的富集和作用,并为智能响应(如形变)提供空间。
然而,晶态智能材料(Crystalline Smart Materials, CSMs)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挑战。例如,随着结晶度的增加,材料的加工性和机械性能通常会下降;此外,晶态材料多以粉末微晶状态存在,晶体尺寸/形状难控,不可避免的导致较差的力学性能,难以直接加工制备成宏观系统,制约其在智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针对上述挑战,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张振杰研究员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刺激响应型晶态智能材料,并基于仿生构筑思想,发展了多种化学/物理改性的策略(图一),实现了智能结构的多层次有序复合,突破了其高性能化加工的瓶颈,最终构筑了多种智能系统并实现了相关创新应用。
图二 光/气响应基团及所组装的晶态智能材料
晶态材料通常具有较差的机械性能与加工性能,多以粉末微晶形式存在,其产生的响应(如驱动力)微小且分散,难以有效汇聚形成宏观响应(例如运动、做功)。因此,亟需将微观尺度晶态材料进一步加工成宏观尺度材料系统(例如膜、块体),以推进晶态智能材料在真实场景的应用。此外,单一材料通常难以满足智能材料精细复杂的应用需求,亟需通过多层次的材料复合以构建复杂智能材料系统。
图三 物理改性策略构建智能材料系统实现仿生运动或能量高效转换(产电)
图四 化学改性策略构建“晶态人工肌肉”智能材料系统实现仿生运动
本综述系统提出了“晶态智能材料”的概念。以该课题组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范例,总结了如何设计合成晶态智能材料,如何基于清晰明确的材料结构研究其智能响应机理,以及如何通过化学/物理改性策略将微观材料构建成宏观智能材料系统,并实现其在气体传感器、仿生机器人、能源转化器、分离、自愈等方面的创新应用。这一综述近期发表在了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通讯作者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张振杰研究员,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化学院博士生闫东和助理研究员王志方。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南开大学新有机物前沿科学中心和111工程的支持。
原文链接:
Stimuli-Responsive Crystalline Smart Materials: From Ration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to Applications
Dong Yan#, Zhifang Wang#, and Zhenjie Zhang
https://doi.org/10.1021/acs.accounts.2c00027
导师介绍
张振杰课题组:https://www.x-mol.com/groups/zhang_zhenjie
- 蔡仲雨教授团队《Prog. Mater. Sci.》综述: 基于蛋白质/肽的刺激响应型水凝胶及其传感应用 2024-10-03
- 山东大学陈代荣教授、王挺教授 AFM:光学、力学、导电和传感性能可调的多酸功能化离子凝胶 2023-12-29
- 大连理工大学郑楠课题组 Chem. Sci.:基于多组分反应开发二级结构可调控的N-磺酰脒基聚多肽响应肿瘤微环境 2023-12-26
- 北化邓建平教授、赵彪副教授 Adv. Mater.:手性螺旋聚合物诱导胆甾相液晶实现多层级手性传递和放大及全色圆偏振发光 2024-11-05
- 唐本忠院士、南林蔡旭敏、天科大司传领 Chem. Sci. : 多位点调控水杨醛希夫碱激发态过程和刺激响应性能用于多层级信息解密 2024-02-23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杨龙研究员团队《ACS AMI》:海洋节肢动物多层级结构启发多糖衍生木/竹材胶黏剂仿生设计 2024-02-05
- 宁波材料所陈涛/尹光强团队 Angew:仿生高分子凝胶实现扰动-发光响应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