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身循环的给药模式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方式。在临床上,化疗药物作用剂量与全身毒性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局部给药策略可以提高药物在靶部位的积累,但缺乏促进药物同时实现高效肿瘤内递送和细胞内转运的能力,仅依靠被动扩散的药物递送常导致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含量低,肿瘤杀伤效果欠佳。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等人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 18.8)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Multimicrochannel Microneedle Microporation Platform for Enhanced Intracellular Drug Delivery”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设计了一种3D 高精度打印的、具有中空微通道的微针阵列(图1)。
图1.多微通道微针微穿孔平台靶向给药原理及制备示意图
该生物芯片利用微通道装载药物,并在低电压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药物分子的快速递送;通过微通道聚焦电场的作用,在微针周围的肿瘤细胞膜发生电穿孔,进一步提高药物递送进细胞的能力。在体实验中,该技术与周身送药、实心微针和局部板电极电穿孔系统进行了在体对比,在药物递送能力、肿瘤抑制、其他器官毒副作用等方面优势显著(图2)。
图2.试验设计的4M Platform介导化疗药(DOX)体内递送及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该研究第一单位为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常凌乾教授为主要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郭传飞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庄俭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生林龙、博士后王玉琼和研究生蔡旻堃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109187
- 南方医大黄文华教授/毛小炎教授、中国医大王艺霖博士:增强耳廓再造术 - 利用成软骨活性墨水3d打印多尺度多孔结构仿生支架 2025-02-22
- 中国科大李木军团队 ACS Nano:复合冷场3D打印液晶弹性体实现近环境温度响应,智能手环精准监测心率! 2025-02-18
- 西安交大李涤尘/贺健康团队 Adv. Mater.:3D打印微纤维支架引导高密度定向心肌组织构建 2025-01-17
- 华南理工殷盼超教授 Angew:聚合物亚纳米粒子超分子复合膜用于高精度纳米压印 2024-12-24
- 南洋理工大学周琨教授团队 PNAS:可编程异质层状点阵结构实现双重机械保护 2024-10-17
- 宁波大学石川千、浙江大学宋吉舟团队《Nat. Commun.》:精密诱导局部熔融液态金属实现微纳薄膜和3D物体的无损转移印刷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