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金属锂的高理论容量和低电位,深入研究开发可实用金属锂负极不仅可以直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还可启用大容量无锂正极材料的应用,如空气和硫正极等。目前金属锂负极的主要问题在宏观上表现为实际工作时库伦效率低、循环寿命短、安全性差,在微观上表现为“死锂”和“锂枝晶”的出现,这归因于金属锂的副反应和锂离子的不均匀不可控沉积。
针对金属锂沉积不均匀不可控的问题,国内外许多著名研究小组提出了多种在一定程度上行之有效的方法,西安交通大学韩晓刚教授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最近他提出了一种或许能令人萌生启发的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首先在洁净的铜集流体(Cu)上静电喷涂约2微米的聚酰亚胺(PI)纳米颗粒密堆层,然后在该PI密堆层上静电纺丝约1微米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紧固层。设计PI密堆层从电解液中吸附锂离子直至饱和;沉积时,吸附的锂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顺势穿过PI颗粒间隙,均匀涌向下面的Cu集流体,得电子、成核、沉积;而PI层内的锂离子通过吸附从电解液得到补充。这样,锂离子经PI密堆层的诱导得到均匀稳定沉积。PAN紧固层是为了加强PI密堆层的牢固性,防止PI纳米颗粒散落。
图1. PAN/PI/Cu电极构造示意图
上述设计预期得到了实验验证。图2中曲线数据显示了PAN/PI/Cu与金属锂片组成对称电池(起始时一极无锂)的锂离子沉积/剥离的循环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相对于裸铜电极以及只有PI纳米颗粒喷涂的Cu电极,设计电极在1 mA/cm2,1 mAh/cm2和2 mA/cm2,2 mAh/cm2都表现出了稳定的循环性。图2中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从微观上显示金属锂的均匀沉积形貌,以及剥离后清晰的电极结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模拟计算也证实了PI对锂离子存在明显的吸附作用。
图2. 设计金属锂电极的沉积/剥离的循环性测试及其相应SEM图像
该工作发表在新一期的J. Mater. Chem. A,由西安交通大学韩晓刚教授课题组完成,第一和共同第一作者分别是助理研究员沈飞博士和硕士生王凯铭。
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ta/c9ta13678a#!divAbstract
-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蒲雄 Nano Energy: 自愈合、单离子导体的人工聚合物SEI膜用于稳定金属锂负极 2021-12-30
- 清华张强副研究员课题组提出用柔性复合固态电解质保护金属锂负极新方法 2017-10-19
- 北科大查俊伟教授团队 AFM:连续突破聚合物低介电和高导热协同壁垒,打造首个“数显”热声集成器件 2024-11-19
- 华南理工严玉蓉/张睿/邱志明 CEJ:生物基聚酰亚胺用于柔性传感器的最新进展 2024-11-03
- 北科大查俊伟教授团队 Adv. Mater.:高温储能聚酰亚胺电介质双重击穿自愈机制 2024-10-16
- 江汉大学梁济元 AFM:原位环化PAN涂层助力锂离子电池高熵氧化物负极性能飙升 2024-08-26
- 南理工冯章启团队 Small:界面极化锁定的柔性β相Glycine /Nb2CTx压电纳米纤维 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