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衍生物,如氧化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理化特性、低成本的制备过程和良好的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二维材料的宏观组装。理解石墨烯衍生物的自组装、胶体和流变性质对建立石墨烯基材料的形成-结构-性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所王晓工教授系统综述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石墨烯衍生物的组装、胶体、流变方向的工作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专论首先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石墨烯衍生物之间的胶体力。根据制备条件和物理化学改性,石墨烯衍生物可以显示出类似于电解质、两亲性物和胶体的特性。通过调控石墨烯胶体相互作用,作者发展了层层自组装、絮凝自组装和溶液诱导自组装,制备出石墨烯衍生物的宏观组装体,例如超薄膜、多孔材料和纳米卷。专论总结了作者对于石墨烯衍生物流变特性的发现,例如石墨烯凝胶的强剪切变稀和超快模量回复。利用这些流变特性,作者将各种湿法加工技术,如喷涂、刮涂、3D打印等,用于石墨烯胶体的加工,并制备了石墨烯超级电容器。
专论进一步展望了石墨烯胶体在表征、加工与功能性应用的前景与挑战。石墨烯胶体的低透光性,限制了传统的光散射表征的应用,需要发展X射线、中子散射等技术对石墨烯胶体进行多尺度、实时、原位表征。由于石墨烯纳米片的结构复杂性和多分散尺寸,需要结合模拟和实验加深对其胶体和流变行为的理解。此外,针对石墨烯衍生物的流变与力学特性,作者深入展望了其作为多功能软物质平台,在能源、传感、生物电子等领域的前景。
该专论即将发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20年 “Polymers for Energy and Electronic Devices”专辑。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118-020-2411-0
- 天津大学杨静教授与宁波材料所《Nano Lett.》:阐明电荷对纳米石墨烯抗冻效果的影响机制,并研发新型防冰涂料 2025-01-14
- 格罗宁根大学Andrea教授/爱荷华州立大学夏文杰教授 Macromolecules:接枝改善石墨烯分散 2025-01-09
- 曼大李加深团队 CEJ: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的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复合气凝胶 2024-10-28
- 大连化物所卿光焱团队《ACS Nano》:突破性“限域自组装”技术打造智能响应纤维素光子细丝 2025-02-14
- 浙大毛峥伟/丁元/王伟林团队 Nat. Commun. : 新型自组装蛋白质凝胶贴片 - 快速密封大出血! 2025-02-11
- 北京大学宛新华/张洁团队 Macromolecules:聚合后反应诱导自组装构筑聚苯乙炔手性材料 2025-01-24
- 西安交大徐光魁教授课题组: 细胞幂律流变学中局部应力松弛行为的特征频率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