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双管齐下”的烯烃聚合催化剂调控策略
2020-03-06 来源:中国科学杂志社
聚烯烃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聚烯烃全球年产量高达1.8亿吨, 占全部塑料产量的一半左右。新型催化剂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聚烯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核心驱动力。近年来, 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烯烃聚合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烯烃聚合催化剂的设计中, 配体结构中取代基团的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都能够显著地影响催化剂的性能。但是, 在以往绝大多数研究中, 这两种效应通常被作为两个独立变量来单独进行调节。
近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的陈昶乐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协同策略, 可以同时调节配体的电子以及位阻效应。基于这一策略所制备的二亚胺钯、镍催化剂均可以高效的实现烯烃聚合反应, 制备高性能的聚烯烃材料。该研究结果“Concerted stericand electronic effects on α-diimine nickel- and palladium-catalyzed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2020年第4期。在该类催化剂中, 4个二苯甲基和6个甲氧基/氟取代基被引入到二亚胺配体的结构中(图1)。与含有2个甲氧基的已知催化剂相比(Ni-OMe, Pd-OMe), 该文合成的含6个甲氧基的催化剂(Ni-3OMe, Pd-3OMe)在乙烯聚合中的关键性能参数上同时得到了优化(催化剂的活性、热稳定性等, 聚乙烯的分子量、熔点、支化度、力学强度等)。
图2 (a) Pd-3OMe的单晶结构; (b) 与Pd-OMe相比, Pd-3OMe中二苯甲基更加靠近金属中心; (c) Pd-3OMe中Pd金属中心附近的空间位阻效应显著强于Pd-OMe; (d) 与Pd-OMe相比, Pd-3OMe得到的聚乙烯的力学性能更为优异
可以设想, 这种“双管齐下”的设计策略还可以被应用于更多其它类型的有机或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中。多种取代基相得益彰, “携手”实现催化剂的高性能化。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1930663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重庆理工王凯悌/杨朝龙、南洋理工赵彦利《Adv. Mater.》:环烯烃聚合物多重刚性作用实现水/高温等恶劣环境下的磷光发射 2025-01-30
-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简忠保研究员课题组 Angew:水相配位共聚制备极性聚烯烃 2024-04-01
- 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洋课题组 Macromolecules:高性能单苯氧亚胺IVB族三烷基烯烃聚合催化剂 2024-03-19
- 浙江大学 Angew:一种传统聚烯烃材料降解与回收利用的新策略 2025-04-28
- 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 Mater. Horiz.:混杂聚烯烃的氧化同质化升级回收 2025-04-02
- 浙江大学王勇教授团队 Angew:老树开新花 - 塑料降解耦合费托过程实现聚烯烃低温高效制轻芳烃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