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一个科研工作的贡献程度?现在大家普遍看影响因子,但影响因子的片面性也日渐明显,比如很多水文灌到了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而一些贡献极高的工作却只发在了不起眼的地方。
最近一篇芝加哥大学Wu,Wang和Evans在Nature的文章(Nature,566,378-382,2019)用了一个他们称为颠覆因子(Disruption)来研究了论文、专利和软件。研究的论文是1954年到2014年发表的,收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里4千2百万论文和他们的6亿引用。研究的专利是美国1976-2014年间5百万发明专利以及他们的6千5百万引用。研究的软件是放在GitHub上的1千6百万的公开程序以及程序之间的互相使用。这个研究可以说是包含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一篇论文(或专利、软件)颠覆因子(D)的计算方法:只引用该论文而不引用其引文的文章数(ni)减去也引用了其引文的文章数(nj),然后做归一化计算:D=(ni-nj)/(ni+nj+nk),其中nk为只引了其引文的文章数。这个颠覆因子衡量一篇论文是后来工作的起点 (原创性工作,D~1),还是研究工作发展中的中转站(跟风、发展性工作,D~-1)。他们用诺贝尔获奖论文(高颠覆因子)、综述论文(低颠覆因子)、专家的调查、关键词汇的使用来验证了颠覆因子。
用这个颠覆因子,他们发现了什么呢?他们发现原创性或者颠覆性工作,不管是科学还是技术,都往往是小团队完成的。同时他们发现颠覆性工作往往有引用迟后(所谓的睡美人文章)、引用时间长。而大团队常常跟踪热点、很快能得到大多数引用(immediate impact),所以影响因子高(影响因子是跟据3年内的引用)。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感谢基金的论文更多出自于大团队,也就是说大团队更容易拿到基金。
该论文认为,上述结果不过是验证长期以来大家的猜想。小团队原创是因为只有小团队才能承担得起大风险,船小好掉头,失败了换个课题容易。相比较而言,而大项目、大投资不允许失败,所以只能局限于在一个原创工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发展性工作。同时大团队人多口杂,要大家意见一致不容易,一旦有什么创新,怀疑的多,相信的少,随大流就只能走保守的路线了。
这篇论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首先,片面追求影响因子往往导致追求热门课题,因为跟踪热门课题是得到3年内高引用的捷径。我最近就有一篇论文被一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所拒,编辑告诉我是因为该论文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影响(immediate impact)。所以想要推动原创,不能用影响因子来推动,必须看长期引用,计算颠覆因子。其次,虽然要鼓励多学科交叉,但是大团队只适合发展学科。三个和尚的故事应该大家都听过。讲的是一个和尚挑水,二个和尚抬水,而有了三个和尚却反而吃不成水的故事。在西方也有所谓的80/20规则,80%的工作是20%的人做的,而80%的人只做了20%的贡献。也就是说,大团队里往往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真正起作用,小团队也许可以做的更好。所以原创,还是要以支持一、两个人的小团队为主。因为大团队是产生原创的障碍,成功的学科交叉只需要的是少数人自发的组合,而不是为申请钱而拼凑起来的团队。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原创需要小而美,而要评价一个人的原创能力,忘了影响因子,看看颠覆因子吧!
- 2022年SCI期刊最新影响因子正式发布 2022-06-28
- 2021年最新影响因子公布 | 化学、材料科学 2021-06-30
- 科技部、基金委发布通知: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