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学家眼发出新型催化剂 可将纤维素直接转化为乙二醇
2008-10-24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一个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它能将纤维素这种生物质中最常见的形式直接转化为一种有用的化学物质,即乙二醇。
乙二醇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中,包括聚酯纤维和汽车防冻剂。
这种催化剂经过改良后一旦商业化,就将能够降低乙二醇的生产费用。此外,研究人员说,因为其起作用的原材料不是粮食,它也不会威胁到粮食安全。
目前乙二醇主要来源于原油,但原油的储量正在急速下降,因此,能够在粮食秸秆和木材废料中广泛获取的纤维素就成了更好的选择。
但是,将纤维素转化成乙二醇的过程目前仍十分缓慢,且需要包括铂类金属在内的几种贵重的反应介质。
而这种由碳化钨和镍组成的新的催化剂可以极大地简化这一过程,并且将纤维素百分之百地转化,美国德拉维尔大学的陈经广教授介绍说。陈经广是该研究团队的领头人之一。
陈经广补充说,碳化钨和镍的组合将乙二醇在最终产品中的含量提高到了61%,而单纯使用碳化钨产生的乙二醇只占最终产品的27%。
研究团队的另一领头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涛说,同现有的铂类金属催化剂相比,这种新的催化剂很有可能将乙二醇的生产成本降低50倍。
但是研究人员也表示,欲将这一催化剂商业化,还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新的催化剂需要高温和高压才能起作用。“如此的高压工业化生产将是很昂贵的。”陈经广说。
另一个问题是最终产品的提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将最终的一些醇类副产品分离开。”张涛说。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高级官员王中颖表示,尽管目前对这一催化剂的前景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是类似的研究对任何国家都有“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当前面临能源短缺和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的情形下。
该项研究已经于上月(九月份)在线发表于德国的《应用化学国际版》期刊上,并将于11月发表于该期刊的印刷版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蔚蓝)
相关新闻
- 长春应化所简忠保团队 Angew VIP:聚烯烃镍催化剂平台快速构建 2025-08-25
- 新疆大学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教授团队 JCIS/JPS/Small/Dalton T:导电聚合物改性增强铂基催化剂甲醇氧化性能 2025-08-08
- 上海有机所唐勇/王晓艳团队 Nat. Commun.:新型SaBOX/Co催化剂用于挑战性的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酯共聚物的简捷合成 2025-08-04
- 四川大学宋飞教授/西南石油大学李东博士 Small:基于纤维素半互穿液晶网络的3D打印温度响应光子墨水 2025-08-18
- 华东师范大学张强课题组《Sci. Adv.》:基于纳米纤维素制备高强度、高柔韧性的全降解生物质泡沫材料 2025-08-08
- 四川大学李忠明/周生洋/杨红丽 Adv. Sci.:低溶剂化的柔韧纤维素凝胶电解质 2025-08-01
- 山东大学崔基炜教授团队 ACS Nano: 硬度可调的聚乙二醇纳米颗粒调节纳米-生物相互作用,增强靶向药物递送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