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全职引进的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Martien A. Cohen Stuart教授课题组最近在超分子聚电解质自组装胶束领域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Beating Brine Supramolecular Crosslinker Gives Salt Resistent PIC Micelles and Improved MRI Contrast Agents”为题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上 。
聚电解质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可以用作药物、酶和DNA的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这种胶束对盐浓度很敏感,在生理盐浓度下不能稳定存在,大大限制了其应用。
为了解决该难题,课题组在前期的一种由带负电的M-L2链状超分子聚电解质和带正电的P2MVP41-PEO205嵌段高分子自组装形成的金属型聚电解质胶束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引入了一种三齿配体(L3),使得胶束内核产生了交联,从而显著提高了胶束的耐盐稳定性。其交联密度及耐盐性可以简单地通过改变两种配体的化学计量比来调控。
该策略不仅提高了胶束的盐稳定性,而且能显著提高该胶束体系的磁共振造影能力。选用锰离子(Mn2+)作为带负电的超分子聚电解质的配位离子时,Mn-L3胶束的弛豫率高达(10.8 mM-1s-1),为Mn-L2胶束的两倍,约是商用造影剂Teslascan®的三倍。该研究解决了一个聚电解质胶束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重要科学问题,推动了功能高分子胶束材料进一步走向应用。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王家华,通讯作者是王俊有特聘副研究员、郭旭虹教授和Martien A. Cohen Stuart院士。该研究项目得到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805707
- 复旦聂志鸿/黄霞芸 Soft Matter:基于两亲性聚电解质的Janus太阳能海水淡化策略 2025-02-26
- 重庆大学尹志刚教授团队 The Innovation/CEJ:基于聚电解质介电薄膜的低功耗有机晶体管及其柔性存储器 2025-02-25
- 山东大学王旭教授 AFM:持久润滑水凝胶的未来 - 聚电解质水凝胶 2024-09-29
- 郑大李占伟教授团队 Nano Lett.:Janus粒子自受限自组装构筑强圆二色性纳米螺旋阵列 2025-03-25
- 中科大邹纲/李景国/张红莉团队 Adv. Funct. Mater.:磁场组装辅助的圆偏振荧光图案化 2025-03-08
- 大连化物所卿光焱团队《ACS Nano》:突破性“限域自组装”技术打造智能响应纤维素光子细丝 2025-02-14
- 中国海大何治宇/于良民 Adv. Sci.:基于传统中药冰片的聚合物胶束脑内药物递送系统-用于精确适应病理机制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