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超分子自组装的表征研究获进展
2017-01-11 来源:中科院
1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梁高林课题组题为Alkaline Phosphatase-Triggered Simultaneous Hydrogelation and Chemiluminescence 的研究成果,报道了用化学发光信号表征超分子自组装的成胶过程,在超分子自组装的表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cs.6b11041)。
近年来,有多种方法用于表征超分子的自组装过程,例如高效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谱、流变、荧光光谱、核磁共振等。其中,最常用的表征手段是荧光光谱法,然而荧光信号具有光漂白、背景信号以及自发荧光等缺点。相比于荧光信号,化学发光信号不需要激发光,消除了背景信号和自发荧光的干扰,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梁高林课题组巧妙设计了一酶两底物的体系,用碱性磷酸酶同时作用于两种底物(一种底物用于超分子自组装、一种底物用于化学发光),使得超分子的自组装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同时产生。通过实验,他们摸索出了合适的底物比例,在此比例下超分子的自组装成胶的凝胶点和化学发光的峰值同时到达,从而实现了用化学发光信号精确表征超分子自组装的成胶过程。
文章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6b11041
近年来,有多种方法用于表征超分子的自组装过程,例如高效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谱、流变、荧光光谱、核磁共振等。其中,最常用的表征手段是荧光光谱法,然而荧光信号具有光漂白、背景信号以及自发荧光等缺点。相比于荧光信号,化学发光信号不需要激发光,消除了背景信号和自发荧光的干扰,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梁高林课题组巧妙设计了一酶两底物的体系,用碱性磷酸酶同时作用于两种底物(一种底物用于超分子自组装、一种底物用于化学发光),使得超分子的自组装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同时产生。通过实验,他们摸索出了合适的底物比例,在此比例下超分子的自组装成胶的凝胶点和化学发光的峰值同时到达,从而实现了用化学发光信号精确表征超分子自组装的成胶过程。

中国科大超分子自组装的表征研究获进展
文章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6b11041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河北工大潘明旺教授团队 Small: 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将功能小分子原位锚定到聚合物链上,形成稳健且自修复的多功能水性聚氨酯 2025-02-20
- 上海交大俞炜教授/颜徐州研究员 Angew: 互锁结构赋予机械互锁网络优异力学性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2025-02-13
- 上海交大窦红静团队/长征医院曲乐丰、职康康团队 AFM:让材料“get”血小板的止血技能,甚至比它更牛! 2025-02-09
- 大连化物所卿光焱团队《ACS Nano》:突破性“限域自组装”技术打造智能响应纤维素光子细丝 2025-02-14
- 浙大毛峥伟/丁元/王伟林团队 Nat. Commun. : 新型自组装蛋白质凝胶贴片 - 快速密封大出血! 2025-02-11
- 北京大学宛新华/张洁团队 Macromolecules:聚合后反应诱导自组装构筑聚苯乙炔手性材料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