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杨勇教授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交流访问
2016-09-2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9月19日,应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彭章泉研究员邀请,厦门大学杨勇教授来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进行交流访问。在所期间,杨勇教授以“锂(离子)电池材料、界面及原位表征技术手段”为题作了精彩报告。汪尔康院士为杨勇教授颁发了讲座证书。
在报告中,杨勇教授高度概括了当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并针对诸多经典电极材料一一解析其应用出口及面临的瓶颈问题。在发展高能量、高功率、安全、热稳定性好的锂离子电池方面,他总结了近年来在该领域做出的研究成果,包括在新型正极材料(如Li2FeSiO4,FeF3等)的研发、电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复杂相变机理的原位表征研究、成膜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及其与正极材料界面稳定性、固态电化学等研究范畴做出的成绩。其中,固态核磁、电化学同步辐射的研究技术等激发了听众的广泛兴趣。
杨勇,现任厦门大学闽江计划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电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及表面物理化学。曾荣获国际电池材料协会(IBA)技术成就奖获得者(201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9),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英国牛津大学访问科学家。现担任国际知名电池杂志J.Power Sources(IF=6.21)主编,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理事会理事,国际锂电池会议(IMLB)学术委员会委员,物理与化学电源国防重点实验室与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曾担任解放军总装备部军用电池专家组专家10余年。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国防973课题及其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30余项,同时也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5000余次(H=35),申报中国发明专利等30余项,已获授权20项。近5年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与邀请报告30余次。撰写学术著作或专章3部。培养毕业博士后、博士、硕士60余人。
杨勇,现任厦门大学闽江计划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电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及表面物理化学。曾荣获国际电池材料协会(IBA)技术成就奖获得者(201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9),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英国牛津大学访问科学家。现担任国际知名电池杂志J.Power Sources(IF=6.21)主编,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理事会理事,国际锂电池会议(IMLB)学术委员会委员,物理与化学电源国防重点实验室与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曾担任解放军总装备部军用电池专家组专家10余年。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国防973课题及其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30余项,同时也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5000余次(H=35),申报中国发明专利等30余项,已获授权20项。近5年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与邀请报告30余次。撰写学术著作或专章3部。培养毕业博士后、博士、硕士60余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湘潭大学马增胜教授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刘军教授团队 Angew:“电荷仓库”诱导锂离子电池中富氟化锂的SEI层的形成 2024-03-05
- 南工大董维亮教授等 Angew:从废弃PET塑料到高价值锂电池负极材料 2023-10-29
- 浙理工胡毅/特拉华付堃 ACS AMI:以废弃服装腈纶纱线为原料制备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用于柔性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2023-10-10
- 李振教授、杨全红教授 Matter: 前方高能 前景聚能 - 当锂电池邂逅分子聚集态科学 2022-10-05
- 武汉理工大学熊传溪-杨全岭教授团队 Nano Energy:纳米纤维素分散液直接冻干制备超多孔气凝胶膜基摩擦电材料 2022-09-30
- 陕师大蒋加兴教授课题组 ACS Nano:蒽醌基共轭聚合物电子结构及孔性能的调控获得高倍率、长循环寿命有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