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三维记忆剪纸拉花登上Angew.Chem.封面
2016-07-2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剪纸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为流行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剪纸艺术不仅能得到美丽的平面图案,特定的图案经“拉花”步骤后还可获得复杂三维立体结构。最近,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谢涛教授课题组(第一作者:博士生郑宁,共同通讯作者:赵骞副教授)用剪纸拉花技术加工传统的热固性聚氨酯,获得了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形状记忆聚氨酯。该技术有望用于构筑可变形超材料以及轻质高强支撑结构。
热固性聚氨酯是一种用途及广的聚合物材料,一直被认为难以永久变形(即难以重新加工利用)。而谢涛教授课题组发现氨酯键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发生可逆交换,导致聚合物网络的拓扑结构重排,而该催化剂同时为材料制备时所需的缩聚反应催化剂。这使得热固性聚氨酯的永久形状能被不断改变,具有本征塑性。在一定温度下,仅当材料受较大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明显的塑性形变。而剪纸拉花技术恰恰能在材料某些局部产生高形变量,从而在固态时永久改变材料形状。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将改变以往教科书对热固性聚氨酯的描述。
该项研究工作题名为《Thermoset Shape-Memory Polyurethane with Intrinsic Plasticity Enabled by Transcarbamoylation》,近期发表于《Angew. Chem. Int. Ed.》(DOI: 10.1002/anie. 201602847),且被选为该期刊的Very Important Paper与当期的内封面导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合工大殷俊教授课题组 AFM:具有可见光激活的自愈型可再生水性聚氨酯应变传感器 2025-05-13
- 中北大学王智教授团队 CEJ: 通过动态交联和大量氢键制备高性能易降解和可回收热固性聚氨酯应用于泡沫传感器 2025-05-06
- 韩国KAIST应邬彬、宁波材料所朱锦 Macromolecules:红海星启发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西安交大Goran Ungar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β成核剂及玻纤/聚丙烯体系不同晶相/结晶形态的三维结构研究 2023-07-10
- 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团队《Sci. Adv.》:可编程的多功能磁控软体机器人 2022-06-24
- 黑龙江大学牛海军教授课题组 CEJ: 易于传输离子、可用于近红外电致变色和爆炸物检测的三维含芴基的聚酰胺 2022-02-14
- 华南理工大学郭建华教授团队 AFM:可多层组装泡孔结构的聚乙烯醇/碳复合气凝胶实现宽带微波噪声双吸收和水下形状记忆效应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