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关键在“无缝对接”
高手“牵手”,并非都是“1+1>2”。近年来,上海石化也与一些高校进行了大量产学研合作,有的也“虎头蛇尾”,留下诸多遗憾。
黄翔宇说,“对与高校的合作,我们没抱太大希望,包括这次与复旦到底能不能做成,起初心里也没底。”在他印象里,高校的教授几乎都是忙着写论文、评职称,基本没时间与企业亲密接触,挂个产学研的“帽子”弄点经费,最后都是草草结题,谈不上产业化。
可这一次,杨玉良院士带队的课题组,让他彻底改变了看法。
虽然一个地处上海西南角,一个地处东北角,“沟通之路”却异常近。每过几天,上海石化的课题组都要带着“一大串问号”,奔向东北角。而复旦的教授们,每个月也要定期“东南飞”,在厂房内现场解决问题。
在采访中,“读懂对方”是双方课题组多次提到的词汇,背后蕴含的就是“无缝对接”。
作为复旦大学的校长,杨玉良院士总是亲力亲为,始终把住工艺与理论的大方向。“只要杨校长在学校吃中饭,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他,那就是碳纤维课题组。”张红东教授说,“正是‘从头到尾’都搞得懂、理得顺的杨校长,才让双方的沟通变得简单有效。”黄翔宇说,每次听完杨校长的讲解后总能豁然开朗。有时,当时听懂了,回去面对设备的时候又糊涂了,杨校长则会不厌其烦地再次认真讲解。按照杨校长的讲法,“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往往都是同一理论在实践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而已。循环几次,企业的科研人员真正掌握了理论的精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大幅提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复旦课题组的团队中,各位教授各有特长,从化学合成到理论计算、从计算机模拟到加工工艺,形成一根长长的链条。比如,在最初的聚合反应阶段,由擅长高分子化学的何军坡教授把关;在纺丝阶段,由在高分子物理和计算机模拟领域颇有造诣的张红东坐镇。这样一来,面对碳纤维复杂冗长的流程,各个教授分头把守,又充分合作。每位教授不论身在何处,对上海石化的问题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而且由于之前协议明确了利益分配,双方都不会互相“留一手”,建立了一种不加提防、全盘托出的信任。
黄翔宇说,慢慢地,我们从工艺的角度读懂科学理论和数字模拟,发现它们也是形成生产力的利器。
杨玉良院士话语中肯:“让企业认识到理论的价值,让高校认识到企业的擅长,这样的团队才能形成合力。”
于是,在双方团队协力下,研发和生产调试快速挺进:2008年11月,建成中试装置;2009年3月,成功研制出12K原丝;2011年12月,千吨级装置第一阶段部分试运行……
扩大协同创新的“溢出效应”
合作四年下来,双方的感触不少,大家也思考,这样的“无缝对接”模式可以复制到其他领域吗?
杨玉良认为,有的产学研项目不成功,是因为“分段承包”、“科研拼盘”,这样做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相互扯皮、自以为是,明明是纺丝有问题,可能会将责任推到聚合环节;明明是牵伸环节出了问题,可能会说是喷丝有问题。在这次合作中,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复旦课题组都配备了精兵强将,做好分工,而上海石化也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工艺流程,合作就更有成效。
当然,在涉及面广、研发链条长的大项目中,通晓支撑整个流程体系科学问题的首席科学家和熟悉项目管理的“总指挥”人选很重要。比如,在这个项目中,杨玉良院士实际上担当了首席科学家的角色,深厚的学术功底使他能够高屋建瓴地从基础研究及关键问题来指导项目,不至于使整个项目迷失方向;而“总指挥”在石化和复旦这边各有一位,除了专业能力,他们还要算得上半个管理专家,能够将两边的人财物等资源有效地分配与统筹,而这也是实现“无缝对接”的关键。
上海石化张建平则表示,通过这个项目的协同创新,为企业培育了一批自己的研发和生产技术骨干队伍,这一点企业最看重。
如今,上海石化课题组的黄翔宇和顾文兰,都已成为杨校长的学生。“他们的入门是复旦的首创,至于怎样毕业甚至当时都没想好。”杨玉良说,但这个模式一定要有所突破,因为协同创新的最后落脚点是人才培养,不但要培养高校的一流研发人员,更要培养一批懂理论的企业一线人员,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等到合作项目完成后,为企业留下一笔无形财富。
当然,一些机制上的限制和束缚也需要突破。比如,在这个合作中,复旦大学很多参与的教授、博士,由于项目的保密要求,不能发表相应的论文,这可能影响职称评定。课题组有一位成员就因为缺少一篇论文没能评上正教授,有些可惜。为此,复旦近期也在商讨,专门针对类似的重点协同创新项目,制定相应的制度性保障措施,把职称名额直接下派到课题组,从而保证产学研合作成果显著的参与人员,即使不发论文,也能评上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