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汽车用非织造布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2-6-2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非织造布 汽车用 发展现状
    我国非织造布每年用于汽车工业的数量近7000万平方米,汽车用非织造布已占国内非织造布生产总产量的两成,品种规格达130多个。缝编非织造布非常适合于做汽车装饰材料,垂直成网非织造布主要用于汽车隔音隔热件,而它们在我国汽车应用中几乎为空白。
  
  与纺织面料(机织和针织面料)相比,非织造材料更易进行工程化设计,可深度模压成型,适合各种内饰件复杂表面形状的要求,可按汽车制造厂的要求对材料的厚度、硬度等指标进行个性化设计。用于汽车中的基于非织造的零件已超过40种,一般采用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和部分天然纤维等,经过水刺或纺粘、熔喷成网工艺制备而成的汽车结构件、装饰件以及配套产品,包括空气和油过滤介质、内饰材料、隔热绝缘板材料等。
  
  车用非织造材料用量上升
  
  自从非织造材料被用于汽车内饰以来,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且随着研究和开发的不断深入,非织造汽车内饰材料呈现出功能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汽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据了解,1997年生产1辆轿车平均仅需1平方米的非织造材料,现在保守估计每辆车需20平方米以上的非织造材料(重15Kg~20Kg),而且用量还在继续增加。主要用途涵盖衬垫材料、覆盖材料、过滤材料。
  
  据大众汽车公司统计,仅高尔夫车型每年使用的汽车用纺织内饰材料就达到10万~15万平方米,多数为非织造材料,其中不包括纤维增强塑料基材、吸音材料等非织造材料。
  
  近年来,我国非织造布每年用于汽车工业的数量近7000万平方米,汽车用非织造布已占国内非织造布生产总产量的两成,品种规格达130多个。在汽车制造领域,非织造布更能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
  
  非织造布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日益增长,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可进行工程化设计的非织造材料具有较织造布不可比拟的优点;二是可以深度模压成型、适合任何内饰件复杂表面形状的要求,可以按汽车制造厂的要求对材料的厚度、硬度进行个性化设计。三是由于在轿车舱内各部位均可使用非织造材料,因此可使其在色彩和结构形态上达到一致,由于采用原液染色工艺,其产品具有较佳耐光及耐磨色牢度,此外,非织造材料较机织布在纵横向上具有更均衡的拉伸性能,因此在模压成型后,外观显得更加均匀。四是相对于其重量而言,非织造材料可设计得更强以及极耐磨和耐热。五是非织造材料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比织造材料轻,因此有利于改进车辆的燃油水平,从而更经济。六是可按需要在一种非织造材料中结合使用多种纤维来达到最佳的性价比。七是非织造吸音材料在200~400Hz频率范围内的吸音效果比标准的对照材料高5db,在400~1000Hz范围内的吸音效果则相仿。
  
  不同用途原料及市场容量
  
  目前,用于制备汽车内饰件的非织造布的原料主要有: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和天然纤维(如再生棉纤维、亚麻、大麻、黄麻和剑麻纤维等),其中以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为主。国外汽车内饰材料在开发研究时,在诸如车顶、车门内饰板及后舱盖板等,重视采用麻类等天然纤维。
  
  用于汽车生产的非织造布,可分为模压内饰件(包括车顶、后舱盖板、车门内饰及头枕、模压地毯),吸音/隔音和绝热材料(声、热绝缘材料,蓬松的纤维基衬垫可模压成型)及复合和叠层材料(高性能纤维、天然纤维非织造片材,玻璃纤维非织造片材及其他)三大类。
  
  由于非织造材料具有优良的延伸性,所以其适合车顶棚等构件的模压成型,不仅外观颇佳,且成本较其他材料也有大幅降低。一般轿车的顶棚覆盖材料大约需4.3m2,旅行车为7.3m2。汽车顶棚通常采用的加工工序类似生产油毡基布,产品克重一般在100~200g/m2之间,针刺密度400~500针/cm2。汽车顶棚用非织造布主要有3种,一种是经过针刺工艺定型处理,另外两种分别为克重65g/m2涤纶热轧非织造布和规格为25g/m2的丙纶长丝非织造布。其加工过程是将上述3种非织造布和汽车顶棚主体材料复合在一起,再模压成型。
  
  伴随着车用内饰件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车顶用非织造布也向低克重方向发展,如可采用100%涤纶短纤维经热轧工艺制备的定量为45g/m2和60g/m2的车顶材料,其具有高强力高延伸物理指标。车顶用非织造布其价格随使用原料、克重和加工方法及后处理方法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汽车车顶用非织造布的克重一般为60~80g/m2,价格在6~8元/m2之间,其规格可根据实际要求选用。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