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甲醇大国,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产量、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
甲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和能源替代品。以甲醇为基础的下游产业众多,产品覆盖面广,特别是甲醇制烯烃和甲醇燃料等新兴下游产品应用开发,为甲醇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一、我国甲醇工业基本情况
我国甲醇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自主开发了合成氨联产甲醇生产工艺,随着90年代精脱硫工艺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甲醇工业进入以联醇工艺生产为主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期;“十一五”期间,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和对新兴下游应用的预期,以及大型甲醇装臵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日臻完善,出现了以单醇工艺生产为主的第二个快速发展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甲醇产业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融资环境、下游应用开发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均大幅增长,但市场价格受到抑制
“十一五”期间,我国甲醇产能、产量有很大增长。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甲醇专业委员会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甲醇行业共有企业291家,产能达到3840万吨,比“十一五”初期增长三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2%;2010年产量为1752万吨,比“十一五”初期增长169%,年均增长率约为22%。
到2010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达到了2270万吨,比“十一五”初期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率为24%。醋酸、甲醛、DMF等传统下游产品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甲醇燃料应用增长幅度较大,甲醇制烯烃在2010年有少量应用。
甲醇市场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处于较高位臵,之后国外甲醇大量低价向我国出口,使国内甲醇市场价格急跌,导致市场价格长期与生产成本倒挂,行业亏损严重。2010年以来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市场价格企稳回升,部分企业盈利,但仍有部分企业在成本线附近艰难生存。
2010年甲醇行业产能发挥率仅为46%,2011年也仅仅提高到约50%。
2.企业布局向资源地集中
我国甲醇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原料资源地和重点消费地区,近年来向原料资源地发展的趋势明显。以煤为原料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其中内蒙古、海南、陕西、重庆产能最大;以焦炉气为原料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等省。2010年山东、内蒙古、河南、陕西、山西和河北6省的甲醇产能占到全国总产能的65%。
华东、华中及华南地区为甲醇主要调入地区。
3.原料结构趋向煤的利用
我国是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因此,甲醇生产以煤为主、天然气为辅的原料路线适合我国国情。“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原料政策调整和技术进步,新建装臵主要以煤为原料,特别是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装臵发展很快;天然气受气源紧张的影响,产能降低;焦炉气制甲醇作为资源综合利用得到重视,产能增加。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中以煤为原料占66%,以天然气为原料占23%,以焦炉气为原料占11%。
4.企业规模大幅增加,集中度提高
“十一五”期间甲醇产业的特点是:联醇企业甲醇产能伴随着合成氨的发展而增加;大型单醇装臵快速发展;装臵规模大幅提高。到2010年底已形成神华、兖矿、中海油、内蒙古远兴能源(000683)等4家百万吨级超大型企业;上海焦化、平煤蓝天、榆林天然气、新奥能源、神木化工、联盟化工、龙宇煤化工等10家50-100万吨级企业;年甲醇产能在3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36家。但企业规模在10万吨以下的小型甲醇企业还有175家,其中大部分是合成氨、炼焦联产甲醇装臵。
5.技术水平
近年来,我国成功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工艺技术与装备:多喷嘴对臵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经济型气流床分级气化技术、甲醇低压合成技术及装臵、精脱硫技术;醇烃化技术、醇氨联产技术、新型低温甲醇合成催化剂、超滤甲醇分离技术;甲醇精馏技术以及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技术等的开发应用,使甲醇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以煤、天然气、焦炉气为原料的甲醇装臵的大型化,提升了我国甲醇工业整体水平,部分装臵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