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聚苯硫醚纤维成为滤材首选
2012-5-22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聚苯硫醚 PPS纤维 滤材


实现规模化国产化

    2006年之前,PPS纤维市场全部由日本两家公司(东丽、东洋纺)掌握,垄断了全球市场的80%,剩余20%为美国和德国占有。国外对我国PPS纤维市场进行高价供应并实行不饱和政策,当时售价为16万元/吨。

    2006年,在我国成功实现了PPS纤维国产化后,进口纤维的价格一路下滑,纤维从开始的16万元/吨下降到最低的9万元/吨,下降幅度达到65%。国外部分小的公司陆续退出了PPS纤维市场。 

    2011年至今,由于纤维级PPS树脂原料出现了全球性的紧缺,PPS纤维制品销售价格又有所回升。目前,国产PPS纤维销售价格在10万元~11万元/吨,进口价格在12万元~13万元/吨。国产PPS纤维的国内市场份额在40%~45%。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高校及科研单位先后开始了PPS纤维的研发工作。1993年,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研制出单丝纤度6~7dtex,强度2.5~3.5 cN的PPS单丝。江苏新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与四川纺研院进行友好合作,经过连续多年的努力于2005年成功研发出切片熔融纺丝方法。该生产方法具有体系简单、成型快、产量高、低成本等显著特点,生产的PPS纤维制品的纤度2.2~3.5dtex,强度3.5~3.8 cN。该方法延续至今,也是目前PPS纤维生产线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在此生产工艺和技术条件下,2006年1月江苏瑞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江苏瑞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PPS纤维制品的纤度1.5~3.5dtex,强度3.5~5.2cN。

    为了应对PM2.5标准的实施,江苏瑞泰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成功研究开发了三叶形聚苯硫醚短纤维,并于2012年3月成功实现了批量生产和销售。本产品与常规聚苯硫醚纤维相比,具有较大的截面积,良好的抱和性、蓬松性和透气性,应用于过滤材料,提高了除尘率,对直径小于2.5um级的微细颗粒物同样具备很高的捕捉能力。目前,该产品已被德国某知名公司全部采购。

    自2006年以来,我国在聚苯硫醚纤维生产制造加工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成功实现了PPS短纤维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产品品质也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在某些性能指标方面实现了超越。

    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PPS纤维的国产化,下一步发展方向和重点在于纤维级PPS树脂原料的国产化。国内PPS纤维生产企业在进一步加强纤维制造加工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外,还需与原料合成厂紧密相连,要么自己进行纤维级PPS树脂合成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要么与PPS树脂合成厂形成牢固的战略联盟和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否则将被市场淘汰。
打破原料瓶颈

    自2010年以来,制约我国PPS短纤维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纤维级PPS树脂供应紧缺。虽然在线型高分子量PPS树脂合成技术开发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实现了纤维级PPS树脂的批量生产。但与国外相比,国内纤维级PPS树脂在合成技术和产品品质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PPS短纤维行业若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纤维级PPS树脂合成技术的研发。国内相关企业应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并从原料研究开发人手,严格低聚物和金属离子杂质含量的稳定控制,成功研制出分子质量分布窄、杂质含量低、线型高分子量的纤维级PPS树脂。企业要从纤维生产工艺出发,对高温真空干燥蒸馏技术、纺丝、固化成型及热定型技术进行研究,优化与设计最佳的纺丝、后加工工艺参数,并进一步完善关键设备的结构设计。企业从应用角度出发,根据产品不同领域对纤维进行改性研究,选择合适的共混组分、最佳的共混配比进而改善纤维的使用性能。以上诸多研究突破了PPS生产的技术瓶颈,推动了我国PPS纤维的工业化进程。

    PPS的劣势在于极易氧化,在较为恶劣的工况条件下,在含硫气体、氧气浓度高且湿度大的工况条件长期使用时,易出现滤料失效的情况。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