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加强企业管理 建设纺织强国
2012-3-7 来源:CTEI
关键词:企业管理 纺织企业管理协会 座谈会

 ——王天凯会长在纪念中国纺织企业管理协会3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理事:

    今天,我们在这儿举行中国纺织企业管理协会30周年座谈会,回顾总结中纺企协30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和协会工作经验与体会,共商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中纺企协的工作优势,进一步加强纺织企业管理,促进建设纺织强国事业发展,应该说这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一次会议。刚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尹援平同志、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同志专门出席会议并做了很好的讲话,纺织工业部老部长季国标院士亲临会议,杜钰洲部长将做重要讲话,曾经从事中纺企协工作的一些老领导也都参加了会议,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中纺企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纺企协向出席今天座谈会的各位领导、来宾和理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作为曾经是全国第一家行业性企业管理协会和全国纺织系统第一个综合性产业协会,中纺企协成立于1981年8月,至今已交替了四届领导班子,纺织工业部的老部长吴文英、李正光同志先后担任过中纺企协的领导,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们以缅怀的心情,对他们曾经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深切敬意。回顾中纺企协30年历史,从她特有的方面记载了一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纺织工业30年发展史,展望未来中国纺织工业将迈出更加坚定步伐推进纺织强国事业,使我们今天仍在协会工作岗位上的同志们深感身上的担子和责任重大。在此,我想围绕中纺企协的工作,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一下协会工作经历和基本经验,结合当前纺织行业经济形势,从建设纺织强国历史重任,谈一下加强企业管理重要意义和协会工作要求,供大家参考。

    一、中纺企协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中纺企协经历了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和中国纺织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在这个大背景下探索协会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981~1991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快速起步,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不断进入我国,加强企业管理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工业管理体制依然是部门管理模式。从纺织产业来看,当时的国家纺织工业部主管全国纺织行业,其管理对象主要为系统内国有企业。中纺企协围绕纺织工业部的中心工作,把行政性工作与指导性服务结合起来,在企业整顿、企业改制、企业升级、基础管理、培训研讨、树立先进、内外交流等方面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探索产业协会如何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先行了一步。

    1991~2000年,我国经济结构重大调整呈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开始进入民营经济逐步繁荣的时期,而国有纺织历史包袱沉重,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不少纺织国有企业生存困难,难以为继,加快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时期,中纺企协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关注国企改革改制,通过推进调整结构和加强管理工作,深化体制改革,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同时,努力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信息交流等工作。在这一时期,围绕纺织企业集团建设和纺织企业上市工作,形成了仪征化纤,中纺机,吉林化纤,安徽华茂,杉杉等近百家规范运作的企业集团,在沪深上市的纺织类股份有限公司达到90多家,占全国上市公司的8%以上。

    2001~2011年,是纺织工业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也是纺织工业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革时期。政府体制改革撤消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领域中的行政管理部门,纺织工业协会应运而生,明确树立服务与自律宗旨,面向全社会的纺织企业开展行业性服务,真正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在这一时期,中国纺织工业应该说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而在此同时也始终面临转型与升级的压力。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现改为“联合会”),逐步探索了为行业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一套办法。在此阶段,中纺企协的工作职能也相应做了重大调整,中心任务是服务于全行业企业经营者,组织企业家活动发挥企业家作用,表彰企业家贡献,力求把中纺企协办成中国纺织企业家之家;同时,推广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开展管理咨询,利用资本市场壮大企业,并承担联合会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和产业转移的协调服务工作。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