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高端技术外资垄断 国内玻纤企业竞争激烈
2012-10-1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玻璃纤维 中国

  长海股份,船小好调头。

  中国玻纤虽然是玻璃纤维行业的龙头,其90%以上的营收来源于玻璃纤维制成品,处于产业链的上游。

  而体量仅为中国玻纤的1/3长海股份,则是目前能够打通全产业链为数不多的企业。

  其上游拥有除控股子公司新长海2.25万吨玻纤纱权益外,还将于明年释放7万吨的玻纤纱产能。

  长海股份董事长杨国文曾多次向前来调研的机构投资者说,在其有生之年,要将长海股份打造成中国的欧文斯科宁。

  欧文斯科宁的全球年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而目前长海股份的市值仅为18.3亿元人民币,差距甚大。

  不过,规模较小的长海股份却能够利用产业链打通的优势,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56亿元,同比增长19.98%,净利润为0.39亿元,增长37.64%

  长海股份目前提供的产品为复合材料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基本中间产品,而真正利润的大头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复合材料终端设备生产商。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

  国内玻纤低端产品为主,高端技术外资垄断。

  受益于玻璃纤维行业经历了第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目前我国上游玻纤纱的生产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即使是上游,其节能技术与国外仍存在差距。

  目前,国内采用纯氧燃烧和电助熔等技术来降低单位能耗。但是,欧洲国家已经采用更为先进的顶部纯氧燃烧、潜底燃烧溶化和等离子火炬溶化等新技术来代替,节能成效更加明显。

  除了生产成本较高外,国内厂商的玻纤纱产品也较为低端,均价约4-6/公斤,而高端产品约10-20/公斤。

  下游方面,目前我国的复合材料大多数为低端的手糊制品,据了解,2010年手糊制品约占我国全部玻纤复材产量的20.5%,包括比较常见的手糊玻璃钢雨棚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外资企业在国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与国内企业基本相同,但是,产品集中于高端领域。

  目前,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石油输送管道、风电叶片等领域,而国内企业还难以向上述这些领域渗透。

  相对于国内现有玻璃纤维产能而言,其下游玻璃纤维制品和玻璃钢产业的发展则过于弱小,且以中小企业和低端产品为主,导致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发展仍是过于倚重出口。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利用好产业链中下游的第二轮国际产业转移,我国依然有望成为国际复合材料制造基地。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Ho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