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专家解读:“特定偶氮染料”与相关标准
2011-6-2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偶氮染料 相关标准
    近年来,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关注。纺织产品在染整加工过程中会应用到各种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很有可能或多或少地含有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害偶氮类染料的还原裂解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此类染料被人体吸收时,人体内所含的还原酶会引起染料的还原裂解,此外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染料可能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活化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因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一定的隐患。

    近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日本纤维产业联盟共同建立了“白名单注册系统”。获得“白名单资质”的企业,可被进入该体系的日本进口商认可,其产品出口日本时无需对特定偶氮染料进行检测。

    目前关于禁用芳香胺的限制已成为一项基本的环保标准,日本行业自律标准涉及了22种特定芳香胺物质(见附表)。

    早在1992年德国政府就颁布了“食品及日用消费品法”,该法令明确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裂解并释放出致癌香胺的偶氮染料被禁用;而我国也早在2003就推出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强制执行,所有在中国销售的纺织品均须执行该标准。虽然目前有很多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都对该项目进行了限制,但各国的标准仍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见下表:

标准

禁用芳香胺的种类

限值

备注

日本行业自律标准

22种

30ppm

 

中国GB18401-2003

23种

30ppm

增加2,4-二甲基苯胺

2,6-二甲基苯胺

无4-氨基偶氮苯

Oeko-Tex Standard 100

24种

20ppm

增加2,4-二甲基苯胺

2,6-二甲基苯胺

    禁用芳香胺也叫禁用偶氮或禁用AZO,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禁用偶氮并非所有偶氮结构的染料均被禁用,只有在特定的还原条件下会裂解生成禁用芳香胺的染料才被禁用。在目前常用的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中仍有部分染料在纺织品上染色后会残留有一定量的禁用芳香胺。据某国际检测机构反馈在目前送检的纺织品中仍经常出现对氨基偶氮苯、对氯苯胺、2-萘胺、邻氨基苯甲醚等禁用芳香胺品种被检测到超标,因此无论是染料生产企业还是染整加工企业仍需高度重视对自身产品的环保把控。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