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是公众心目中高薪酬和好福利待遇的代名词,但央企薪酬究竟有多高,待遇有多好,这个问题仍一如资深美女的年龄一样让人好奇又难以捉摸。当央企高管面对媒体的追问不得不直言“这个问题太敏感”顾左右而言他时,我们锁定了上市央企的年报作为探寻真相的第一现场。
或许这个真相不是公众期待和满意的答案,但至少是经过相关市场准则认可而公开发布的,至少我们能够确定以及肯定地说,从前神马网络疯传的晒央企工资单以及相关的澄清所引发的羡慕嫉妒恨都是浮云。
对话专家
文跃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员,美国薪酬管理协会会员。曾为中国电信集团、联想控股、北京电力公司等近30家企业提供过深度的顾问服务。中华薪酬网创始人,目前担任汉王科技、江中药业等上市公司独董。
国企蛋糕分配应加强公平与激励
国企薪酬蛋糕分割缺乏科学依据
京华财经:现行央企国企薪酬制度有何不足?
文跃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总量既定(比如某个企业年销售额1000万,是100万的工资总额,但当销售增长到2000万,工资总额不会涨到200万,只会增到约120万),导致企业在薪酬调整时难以采取增量变革,只能做存量变革。在极端程度上,这意味着绩效越高,平均每一单位绩效多对应的薪酬越少,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无法发挥激励作用。目前国企的高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来自激励员工产生的高效率,而是来自资源和制度上的政策优惠。
此外,国企内部薪酬蛋糕的分割缺乏科学依据。容易让人觉得工资分配不公平,使得收入分配看起来不是经济活动,更像是政治活动。
很多企业高管追求政治目标
京华财经:现在一边是央企老总哭穷,一边是社会质疑薪酬太高。给国企高管开多少钱较合适?
文跃然:国资委规定,高管年收入不能超过员工年薪的12倍。这样的薪酬设计无法刺激国企高管尽力追求财富,导致很多人转向走仕途,追求政治目标。而国外的大型石油集团的总裁,一年一两千万的薪酬不算多,但在我国年薪大概在一百多万。另一方面,因为中国的国企占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能单纯地市场化运作。
在我看来,应该在兼顾多方目标与利益的框架下,用足够丰厚的薪金去吸引和培养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让中国多出一些类似杰克·韦尔奇的优秀人才对国家是有好处的。
分配程序的公平公开更关键
京华财经:公开国企高管薪酬的呼声一直很高,您认为是否有必要?
文跃然:其实目前央企中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已经公开了,只是尚未制度化,没有要求所有国企都公开。
我认为,公开国企高管薪酬是趋势,操作难度也不大。
相比公开薪酬,分配程序的公平公开更关键。现在社会之所以质疑,是因为看不到这些钱到底是怎么分配的。
建议国家专门成立一个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委员会,各个企业提出薪酬方案,提交给委员会进行公开审议。
至于国企薪酬改革方向,最重要的是改革预算制度。
我认为预算制度应该分两部分,对于高层管理者,薪酬水平应与绩效指标挂钩,强调激励性。而对于广大中基层员工,薪酬应更多地与物价水平挂钩,以保证基本生活权益。
央企特色1·老有所为
84岁独董半年薪酬22.5万元
纵观年报可以发现,央企多拥有七八十岁的独董,而且多是前高官或其他央企领导。
记者发现,年龄最大的是中国神华的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毅诚,这位独董已经84岁高龄,从中国神华领走的2010年1-6月报酬为22.5万元。黄毅诚曾是能源部部长、前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中煤的独董高尚全,81岁,从中国中煤拿走30万报酬,他曾任国家经济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中石化67岁的独董谢钟毓,拿走24万元的袍金,他曾任化学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等职务;中石化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还包括国家前统计局局长李德水。
此外,中国中煤还有位70岁的独董乌荣康,拿到30万元的报酬,之前曾是国家煤炭工业局经济运行中心主任。电力企业也不乏这样的人,国电电力独董叶继善72岁,去年拿到7.14万元报酬,他曾任电力部经纪调节司司长。
独董“来钱快”最高年薪95.9万
记者统计发现,能源央企独董们都有比较优厚的报酬,油气和煤炭央企上市公司这些独董的薪酬普遍在20万元以上,最高的中海油独董薪酬最高达95.9万元;低的如电力企业独董,但也有7万元左右。
拿到最高独董薪酬的是中海油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谢孝衍,他是香港会计师公会前会长及现任审计委员会主席。主要工作经历是在毕马威,现还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永亨银行有限公司、林麦集团有限公司、澳门博彩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央企特色2·薪酬涨跌怪异
高管薪酬与业绩增长反向变化
华能、国电这两家电力上市公司,尽管去年业绩分别下滑30.24%和3.83%,但高管薪酬却上涨4.6%和12.84%。
其中,华能董事总经理刘国跃从公司领取的薪酬(税前)从80.42万元增加到89.47万元,董事副总经理范夏夏从80.45万元增到89.47万元。国电方面,典型的是副总经理朱跃良薪酬从17.15万元增加到69万元。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10年是中国航企全面丰收的一年。国、东、南三大航2010年分别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22.08亿元、53.8亿元和58.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73%、656.01%、1423.62%。
记者从年报中发现,尽管国航去年业绩斐然,但部分高管的薪酬却不涨反降。其中,国航股份执行董事、总裁蔡剑江去年年薪79.6万元,低于2009年的82.5万元;国航股份执行董事、副总裁樊澄去年挣了71.2万元,比2009年少挣1万元。
对此,国航股份董事长孔栋表示,“发多少钱,由国资委定,有一个综合的考核体系”,而并不是单纯与企业利润挂钩。
央企特色3·同行业薪酬不均
电信企业高管薪酬业绩关联弱
以电信行业为例,虽然三家运营商员工的平均收入体现三家公司在业绩上的表现,但若单独对比三家运营商的高管收入,却很难看出与公司业绩间的联系。
在2010年高管平均年收入上,中国移动拔得头筹,但其147.87万港币(按照2010年12月31日汇率约合126万人民币)的平均高管收入与其他两家运营商差距并不大,至少没有其员工平均收入那样一骑绝尘;而高管年平均收入排在第二位的不是中国电信,而是盈利能力和员工平均收入在三家公司中都垫底的中国联通,为116.08万元;中国电信则以101.7万元的高管平均年收入排名第三。这几个数字无论从排名到差距,都与员工平均收入相差甚远,例如中国移动的平均员工收入是中国联通的1.99倍,而中国移动高管的收入只是中国联通的1.09倍。
在董事长收入方面,这三家运营商的数据更让人看不明白。从披露的情况看,在高管中收入最高的都是各自的董事长,不过员工平均收入、高管平均收入均排名第一的中国移动,其董事长王建宙在2010年的收入为229.8万港币(约合195万人民币),却不是三家运营商董事长中最高的;最高的却是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的320.6万元,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的年收入则为291万元(计入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
令人遗憾的缺失
央企年报中最令人遗憾的缺失莫过于多数央企“一把手”的薪酬未予披露。
一把手薪酬多不公开
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在上市公司领薪的高管薪酬必须明示。但一些央企何以未披露董事长的薪酬呢?
记者了解到,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央企的“一把手”董事长不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而在关联公司领薪。对于“为何有的老总从上市公司领薪、薪酬公开,有的却从关联公司领取”的疑问,国航某高管给记者的解释是,“从国航来看,孔栋虽为国航股份董事长,但并不是执行董事,因此不从上市公司领薪”。事实上,除了董事长薪酬信息不透明之外,年报中未披露薪酬的高管也大有人在。仅以央企中的三大航为例,88名高管中有30人未披露薪酬,占比高达34.1%。
国资委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央企上市公司年报是否披露高管薪酬、披露到什么程度,国资委方面没有要求,由各央企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执行。
东航董事长刘绍勇今年两会期间参加一场国企主题的在线访谈时曾被问及薪酬,他的答复是“可不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太敏感”。
薪酬高地·中海油
不论是高管平均薪酬还是员工平均薪酬,中海油都是央企薪酬高地。
员工均薪38.67万高管均薪460.5万
各大央企的员工平均薪酬差别巨大。其中,能源企业中的中海油人均薪酬达到38.67万元,最低的中石化约为9万元,中国中煤、华能、华电、国电、大唐约为10万元。
记者了解到,造成央企职工平均薪酬的巨大差异一方面与行业利润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与企业的员工规模有一定关系。比如,石油行业央企员工规模差距很大,中石油约61万人,中石化约37万人,中海油仅4650人。
年报显示,中海油的高管平均薪酬达到460.5万元。这与中海油实行了股票期权有关。本次统计的上市央企中,百万年薪的高管榜单有19人,中海油高管占据其中4席。排名榜首的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收入超过1330.6万元,其中包括股票期权收益872.8万元。
董事高薪捐赠母公司
据中海油总公司新闻负责人介绍,中海油是海外上市公司,为了消除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顾虑,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中海油按照国际惯例和香港公司的标准设计了包括公司高管层薪酬、期权激励在内的一整套公司治理和激励机制,并定期向资本市场进行披露。
但是,该人士还透露,公司所有高管层成员从2001年上市第一天开始就把董事会批准的收入捐给了母公司中海油总公司。
那么,中海油董事们拿到手的收入究竟几何呢?中海油总公司相关人士称,作为国资委直接领导的中央企业,中海油有限公司与其他油企一样,严格执行国资委制订的石油行业相同的薪酬标准,高管层实际所得是国资委考核认可的,与中国国情、国企实际和个人业绩相一致。
中海油董事长(现已调任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解释自己捐收入的行为称:“我们的员工收入太低,所以我拿到以后,我再捐给母公司。”“我觉得,我们公司与中国的国情差得太多,不可以拿那么多。”
最吸金岗位 80后“准机长”
飞向百万年薪
在航空业,谁会开飞机,谁就能“点石成金”。看看央企三大航的高管薪酬,总飞行师往往盖过总经理的风头。据航空公司高管透露,一名成熟机长、教员,薪酬过百万并不是童话。
曹黎(化名):男,80后。2006年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毕业,进入某大型航空央企工作。现为空客A330机型副驾驶,有望明年升机长。
全省第七
高三时,全省计划招飞7人,曹黎入选时排名第七。
6年8个证书
从一名飞行学院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初级飞行学员,他经过了6个年头,经历了N次条件苛刻的全身体检,拿到了8个证书(执照)——包括私用飞行员执照、商用飞行员执照等。
5年飞4000小时
从初级学员到副驾驶再到资深机长,要经过飞行小时的不断累计,一般至少要7到8年时间。目前,曹黎作为副驾驶用了5年,飞行时间4000小时,开始过渡到机长的训练。
披星戴月心情躁
曹黎现在飞得最多的是国内某黄金航线。工作日他要在该航线飞两个来回。每天早晨5点起床,24点到家。连续飞行4天后,会有两天的休息。飞行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天下来身心疲倦,容易心情烦躁。
满负荷飞向高薪
“要想多挣,就得多飞。”他基本上按照规定的飞行小时上限在满负荷运转,目前年薪20万。机长的年薪是副驾驶的3倍,升到机长后可以考教员,薪酬会更高。
权威声音 国资委谈高管薪酬
公开OR不公开不是问题
今年初,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高管薪酬公开问题时,国资委副主任邵宁称,中央企业领导人的收入对于国资委以及监事会来说是非常透明的,“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向社会公开”。
邵宁称,现在对于央企高管薪酬管理采用的是半市场化的办法,明显比社会上同类岗位要低,而且低得比较多。“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折中的办法,是因为这些企业需要参与竞争,岗位需要有一点市场竞争力,要承认这个岗位的价值。但同时他们又不是完全的市场人,管理还有很重的行政色彩”。
国资委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近几年来,国资委在央企高管薪酬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控”,“让高的降下来,低的升上去,所以现在我们看到,不同行业的薪酬水平不会太悬殊。平均算下来,央企老总的年薪在60万元左右。但即便是这样,老百姓还是觉得太高了。”
何时公开是个问题
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刚称,上市公司报表中的高管薪酬只是账面数,很多高管拿到手的并没有那么多。这是指国资委对高管央企薪酬实施延期兑现的发放方式,当期发放60%,剩余40%等到任期结束,根据业绩整体考核成绩来发放。“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高管一味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企业长远发展。”
王志刚认为,既然是国企,老总薪酬是有必要透明公开的,“但什么时候公开,以何种方式公开,这值得研究。”
前高管说 卫留成:以为小数点打错了
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前中海油董事长)曾与新华网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谈及政府官员与企业老总的收入差距时,卫留成作出以下表述——
“有的人说,老卫到海南,经济上是受到了很大损失,确实如此。
我在中海油的收入与在海南省委的收入,两者差距是非常大的,当初我还以为是小数点打错了。但是感觉也不一样,作为一个地方官,能够给老百姓做一些好事、实事,得到老百姓认可,是另外一种收获。”
综述
本版关注的是与公众生活高度关联的央企上市公司,包括石油、电力、煤炭、通讯、航空行业的央企。我们所晒出这些公司高管和职员的工资单,简单勾勒出上市央企的薪酬概貌。但我们的目的不是满足公众的好奇心,而是唤起公众关注数据所折射的央企薪酬机制存在的公平性、透明度问题。因为它们不该是专为考验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管理者智慧而存,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关心、思考并改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