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蓬勃发展,我国已是化纤生产大国。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4950亿元,化纤产量3089万吨,其中涤纶产量2513万吨、粘胶183万吨、锦纶161万吨、腈纶65万吨。超细旦、细旦等一批差别化纤维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行业普遍采用的聚酯工艺流程、熔体直接纺涤纶长丝和短纤等工艺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开发和产业化取得很大发展。“十一五”期间,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振兴规划的推动下,化纤产业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取得了较快发展,基本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
但产业发展中自身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多年来行业研发投入不足,阻碍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技术创新体系仍未形成,研发力量分散,学科交叉不够,产学研合作研发不足;高性能纤维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还有待突破。二是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我国化纤工业生产能力的90%左右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高新技术、高功能性、生物质纤维的开发与产业化发展滞后,产业用纤维、高附加值产品及化纤产品出口的比例偏低;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三是产能规模扩张过快,重复建设和同质化发展倾向较为突出;一般产品产能过剩,一批落后产能尚未淘汰。四是资源、能源和环境状况的制约明显,化纤原料进口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2010年整体进口依存度达40%左右;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仍很严峻,特别是粘胶纤维行业二硫化碳、硫化氢等废气治理的压力依然很大。五是营销与品牌建设滞后于行业发展,多数化纤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市场营销手段传统,远未建立国际化、现代化营销体系;市场竞争主要以价格为主,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不高。
会议明确“十二五”化纤行业将以规模化、差异化、新兴材料化和生物质化为发展方向;强化自主创新,加强产业链合作,注重价值链创新;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注重区域间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