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行业动态 >> 正文
走近青岛科技大学系列访谈(上):探访“科大现象”
2011-4-26 来源:中国广播网
关键词:青岛科技大学 软控股份 马连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正在采访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马连湘

走近青岛科技大学系列访谈之一----探访“科大现象”

  中广网北京4月22日消息(记者唐睿 张劲涛 王朝朋)在被誉为“黄海明珠”、“东方瑞士”的海滨城市青岛,有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高等学府正在迅速崛起,她因科研成果转化多,并创造了闻名遐迩的“科技大学现象”而被社会广泛关注;她因开设国内第一个橡胶专业,并依托传统专业做大做强而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她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自动化和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并已经和这座城市紧密相连,唇齿相依。她就是跨越了61载历史的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始建于1950年,是原国家化学工业部直属本科高等院校,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山东省共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大学。
  由原来的行业办学转变为地方院校,学校迅速适应角色转变,在阵痛中重新为未来发展定位,紧紧抓住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五年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三件大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11月,学校正式将新校区定址在景色秀美的青岛市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办学空间得到极大拓展;2002年,学校在教育部评审会上以全票通过青岛化工学院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开启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篇章;2003年学校在全国同批申请的单位中以工科第一名的成绩申得博士单位,并一次获得3个博士点,办学层次和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坚持走内涵、特色、协调、自强和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全面实施“规模+人才+特色+开放”战略,实现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稳健发展。学校现有崂山、四方和高密三个校区,总占地3000余亩,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现有博士一级学科3个,16个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2个硕士点,63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9个山东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行业依托中心;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8个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高质量的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一直以来,无论在高校、科研院所还是在企业,总有句听起来让人颇感无奈的话:科技成果转化难。然而,在青岛科技大学,这一“老大难”却被屡屡破解。在2001年召开的青岛市科技奖励大会上,当时的一位市领导非常认真地建议与会人员多研究一下“青岛科大现象”。他说:“青岛科技大学名气不是很大,但科研成就在全国却有较大影响,尤其是技术发明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成绩很大,青岛如果多几个这样的院所,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快多了。”
  10余年来,青岛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省属普通院校先后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2007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2007中国高校技术创新贡献力排行榜”、“1979-2006中国高校获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励情况”三项排名中,青岛科技大学分别列全国高校第39位、第27位和第22位;近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百项,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先后被评为青岛市科研成果转化先进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科技大学现象”一次次地被续写着。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学校就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进行技术转让,倡导教师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校长马连湘说:“不找校长找市场,这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工作者的共识。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很多老师原创性的科研项目直接服务于企业并转化为生产力,而企业也因为这种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增强了竞争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互动双赢格局。”近年来,学校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已产生了10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学校的学科性公司将在未来5到10年形成具有特色优势和规模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科技创新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多年来,青岛科技大学主动适应国家和山东省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始终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工科优势和化工行业特色,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助推器,并取得可喜成绩。源于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青岛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实现上市,成为山东省属高校第一家由校办企业成长起来的上市公司。学校所持该公司股票成为补充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2003年,学校又明确提出“科研整体进入企业”的口号,学校的产学研合作不再限于单一项目,而是要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近年来,学校先后与青岛市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与城阳区合作建设了国家火炬计划青岛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与黄岛区合作建设了工业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与崂山区合作,建设了生物试剂诊断研究中心与产业化基地;与四方区合作,共同建设大学都市科技园。学校还先后与日照市政府、胶南市政府、广饶市政府签定了整体科研合作协议。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