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橡胶(601118)昨日公布的年报和季报显示,2010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2亿元,同比增长逾1倍;2011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137%。公司业绩与记者之前对橡胶轮胎产业链的调研情况一致,即天然橡胶基本面在“一个确定”与“两个误解”下长期向好(详见4月12日证券时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下游消费需求的崛起,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橡胶行业有望长期维持高景气度。
两年控制30万吨胶源
证券时报记者从公司了解到,海南橡胶拥有胶林353万亩,占全国的30%,标准胶、浓缩胶乳等初加工产品的产量在全国占比接近30%。海南橡胶有望扮演行业整合者的角色,在胶林面积和产量占有率上实现扩张。
从外部橡胶资源来看,海南民营橡胶资源约300万亩,云南民营胶林面积约350万亩,这些都是潜在的收购整合资源。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海南橡胶上市后,力争这两年控制30万吨胶源,包括将海南省内民营胶控制占比从现有的50%左右,提高到70%。途径主要是通过收购天然胶乳原料来控制橡胶资源。
早在2009年,海南橡胶就设立了全资子公司金橡公司从事地方民营胶等橡胶原料的收购,2009年、2010年分别完成收购量约4.85万吨和 7万余吨。同时,公司实施“走出海南”的发展战略,今年1月决定利用超募资金1.5亿元投资设立西双版纳海胶投资有限公司,搭建云南业务平台,提升公司在我国第二大橡胶产区的资源控制力。此外,未来公司在东南亚、非洲区域的拓展也值得期待。
从政策上来看,天然橡胶属于战略物资,是国家大力扶植的重点产业。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轮胎产业大规模进入中国,我国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但国际上橡胶供应主要是由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组成的国际天然胶联盟(IRCo)掌控。在2007年,天然橡胶就被明确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农业部要求优化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海南、云南、广东三大优势区。在今年2月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创出4.35万元/吨的历史新高后,发改委提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到东南亚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提高国内保障能力”。
业内分析师预测,在天然橡胶内外竞争格局中,海南橡胶作为国内行业潜在整合者将会长期受益。而海南橡胶上市超募资金高达30余亿元,则为公司对外扩张提供了资金保障。
更新橡胶树保障持续发展
相比矿山等其他枯竭型资源,天然橡胶属于农作物,具有可再生性,不污染环境、不破坏水土,资源禀赋突出。据介绍,海南橡胶55%以上的胶林处于 “青壮年期”的开割高峰,在没有遭遇严重台风自然灾害情况下,2011年产量将继续增长。公司上市募集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胶园更新种植等长期建设项目,以及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公司每年淘汰更新10万亩橡胶树,占保有总量的2.5%左右,以保障可持续发展。
对于海南橡胶353万亩胶林的估值,记者在每股收益之外,从资源的角度算了一笔账。按每亩橡胶年产量79公斤(2010年全国橡胶产量68.7 万吨/割胶面积866万亩),以及目前橡胶价格3.5万元/吨计算,每亩橡胶的年产值约为2765元。目前,海南橡胶总市值约475亿元,简单折算每亩胶林价值为1.41万元,仅为5年的产值,按照生产规律,一棵橡胶树在生命周期内有20年以上时间可以割胶。并且,这475亿市值还包括贸易、加工等其他资产在内。
长期来看,橡胶作为稀缺资源将持续受到市场关注。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天然橡胶表观需求360万吨,但产量只有68.7万吨,80%的供应依赖进口。橡胶是汽车轮胎主要原料,2010年世界主要轮胎制造商投资预算超过80亿美元,计划新增1亿套轮胎产能,是2009年的3倍多,为25年来第二高投资预算年。其中又以中国吸引轮胎投资最多,大约在30亿美元以上。预计这些新增轮胎产能将在未来1到2年陆续释放,并带动对天然橡胶原料的额外需求约80万吨以上,国内市场供应缺口将会继续扩大,橡胶价格易涨难跌。
上述公司人士介绍,在立足橡胶种植的基础上,海南橡胶还积极往下游深加工领域渗透。拟通过设立子公司开展乳胶丝、乳胶手套和胎面胶等橡胶制品深加工业务,并逐步开展境内外橡胶产品贸易,以此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公司一体化的种植、深加工模式,能够满足乳胶等下游产品对保鲜和质量的要求,更具地理上的优势。
另外,在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公司大股东海南农垦还有大量土地、农业、旅游方面的优良资产,这些都打开了投资者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