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三大创新理念引领面料企业走稳“十二五”
2011-4-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创新理念 面料企业 十二五

  合作创新 发挥上下游链动效应

  记者在此次面料展上了解到,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企业成本上涨,向海外市场出口难度继续加大,增收不增利甚至增收减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企业普遍表示,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快,加上原料价格波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面料企业拥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联合并优化产业资源集成创新,发挥产业链上下游链动效应也正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

  志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黄志向表示,一块新型面料的开发要涉及纤维、染化料助剂、机械装备、纺纱、织造以及染整等多项要素,在自己的领域里做深、做透,同时借助专业机构和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展开研发,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生产协作,充分利用产业资源提高竞争力,才能营造出一个企业最好的产业链生态环境。

  目前,鲁泰、如意等大企业纷纷延伸产业链条,以此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并有效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有一些仅仅把握设计研发环节的企业,积极与上下游其他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企业联盟,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营销创新 打破传统“推销”理念

  在展会现场,不少服装企业负责人和面料采购商对记者表示,现在面料企业的销售越来越主动,纷纷与服装企业沟通,经常邀请服装设计师共同参与面料的设计研发。

  这一现象让人欣喜。我国面料企业大多有着代工背景,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订单上门、定制加工的模式。产业发展到今天,这种传统的销售模式不但已经无益于提升销售,也阻碍了企业管理、研发、理念的整体提升。

  在对企业的走访中,记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面料企业创建品牌势在必行。品牌营销不仅仅是终端的事,对于面料、纱线、纤维等产业链中上游的企业,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课题。刚刚在萧山参加过牛仔面料企业与服装企业对接会的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冯德虎表示,我国不乏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优质面料展品,但是面料企业的品牌推广力度却亟待加强。

  那些在“十一五”期间已经积蓄了规模优势、渠道优势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已经进入一个难得的机遇期,可以采取控股,参股,买断供货或经销权、品牌代理权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并购效应,从原料资源、纺织品加工以及终端零售等方面,延伸或垂直整合产业链,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