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站上每桶100美元或与日本地震形成共振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
日益上涨的油价,因为日本突如其来的地震而更加扑朔迷离。世界的石油危机阴影也并未因日本地震而隐藏其“杀伤锋芒”。地震和石油危机“共振”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前所未有的阴影。
石油是经济的血液!这一存在了近百年的现象,今天依然在左右着全球经济的航向。近期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使得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飙升,再次站上100美元/桶的高位。石油在发烧,全球鸡犬不宁,具备新一轮石油危机再次来临之势。经济学家预计,如果油价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将面临极大的通胀压力,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步伐也将放缓甚至停滞,全球经济都感受到了高油价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为了应对高油价,美国政府正考虑动用总量7.27亿桶的原油战略储备,通过投放战略石油储备和美元短期的升值来压制油价的上行,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复苏;亚洲各国则普遍采取加息的措施,来应对油价高企可能带来的通胀加剧。所幸的是,中东、北非的动荡局势已经有所控制,而欧佩克成员国也在加大原油的开采来弥补利比亚减产带来的影响。
油价上涨危及全球经济
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让国际油价持续攀升。1月份,油价还停留在84美元/桶的水平。然而,一个月时间里,原油价格突然大幅飙升。到2月底,纽约商交所四月交割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触及每桶103.41美元/桶,达到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更是一度逼近120美元/桶。
正当美国经济在复苏的道路上小步快进的时候,高油价的突然来临,如同横刺里伸出的一脚,让美国经济打了个趔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了2.6万,至397000人,高于市场的预期。与此同时,受油价上涨和汽车进口激增的影响,美国1月贸易逆差达463亿美元,较去年12月的403亿美元增加15%,盖过了创纪录的出口数额。富国银行全球经济学家布莱森表示,他已经将美国第一季度增长估值从3.3%下调至2.9%。下调的大部分原因是原油和汽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
受到油价冲击的还有中国这个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贸易罕见性地出现73亿美元的逆差,导致前两个月累计出现逆差。该项数据也反映出,在国际大宗商品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不确定性。由于2月份原油期货价格还只有87美元/桶左右,因此,在油价涨到100美元/桶上方后,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将继续扩大。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3月11日发表声明时也强调,尽管去年一年中的日圆升值已帮助减弱了高油价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但原油价格持续攀高可能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称,在全球经济走强的情况下,油价达到100美元每桶左右是合理的,而这也正是利比亚爆发抗议活动前布伦特原油的水平;然而,如果油价继续保持在当前110美元每桶的水平附近,将导致全球GDP增速下降0.4%;如果油价升至150美元每桶,全球经济增速则将下降2%。
稳定物价成重中之重
油价上涨,将带动粮食、钢铁、运输、化工等等领域的价格连锁上涨,从而冲击整体物价水平,使得全球都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由于利比亚石油主要供应欧洲各国,因此,欧洲各国特别是意大利,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更为直接。3月7日,在国际清算会议上,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明确表示:“受石油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通胀形势有了额外的压力,未来各个国家都会致力于维持物价稳定。”
亚洲经济体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油价上涨带来的涨价潮。为了应对CPI的高企,上周,泰国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调至 2.5%。自去年7月份起,该行已累计上调基准利率125个基点。泰国加息后,韩国央行紧跟,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韩国之所以加息,是因为韩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已从1月份的4.1%,上升至2月份的4.5%。上涨速度很快。但是,韩国的GDP涨幅2010年只有6.1%。物价上涨中,2月核心通胀升至3.1%,创下18个月以来的高点,而实际老百姓更为担心的是:全球食品、原油及商品价格的飙升。
中国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CPI增幅达4.9%,超出了市场的预料。而PPI同比上涨7.2%,已保持连续第28个月上涨,暗示通胀压力仍然巨大。
西南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刚指出,成品油价格之前已经上调过,到了3月下旬,很可能就进入一个上调的突破期,而且普遍预期可能还会调,这样对于交通运输就有影响,交通运输价格一上来,那几乎所有行业的成本都会上来;东海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志兵认为,2月份的数据表明,当前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尤其是PPI仍延续强劲的上涨势头,预计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恐将进一步加剧。这使得中国调控物价的任务显得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