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人物访谈 >> 正文
为“天宫一号”编织完美翅膀
2011-11-7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玻璃纤维 天宫一号 东华大学 陈南梁
嘉宾: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陈南梁教授

  11月3日凌晨,“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作为提供飞行动力的关键设备,电源分系统被誉为航天飞行器的“心脏”。而在 “天宫一号”的“心脏”上,由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南梁领衔团队开发研制的“半刚性电池基板玻璃纤维网格”(以下简称“半刚玻纤网格”)功不可没,为“天宫一号”编织了提供能源动力的“完美翅膀”。本期,我们请到陈南梁教授,请他谈谈是如何带领团队为“天宫一号”编织“翅膀”的。

  主持人:“半刚玻纤网格”的研发背景是怎样的?它是采用什么材料研制的?

  陈南梁:我们研制的半刚玻纤网格,是一种以玻璃纤维为原料、采用经编工艺生产的高密度高品质经编织物,主要用于安装“天宫一号”电池帆板,让电池帆板“附着”在这个网格上。和以往高轨卫星不同,“天宫一号”在空间站低轨环境飞行,该空间原子氧含量极为丰富,这就对电池附着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

  此外,以往卫星用的多是比较重的全刚性电池帆板,如何让电池帆板“瘦身减重”使“天宫一号”飞得更加轻盈,如何克服发射及太空飞行中的巨大冲击力,如何有效提高电池帆板的发电量,这些都成为“天宫一号”给我们提出的“硬指标”。为此,我们的团队开始了五年多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关,最终成功研制出半刚玻纤网格,并创新了其中的编织技术和编织装备。

  主持人:玻璃是质地坚硬的易碎品,如何才能成为“天宫一号”电池帆板的附着物用材?

  陈南梁:玻璃在一般人看来是质地坚硬的易碎品,并不适合作为结构用材,但如果将玻璃抽成丝以纤维面目示人,那么则其强度会大为增加且柔软、质轻,加之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抗氧化和耐腐蚀能力极强。因此,我和团队成员一眼就相中了玻璃纤维,用它来做“天宫一号”电池帆板的附着物材料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