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品结构,实施差异化战略,抢占高端市场
同其他工业体系企业发展历程相似,中国的玻纤企业大多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实现产能迅速扩张,但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导致行业低端产品被大量简单复制,最终走向同质化竞争的诟病。CPIC作为中国玻纤行业的领军企业,从成立之日即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己任,在2001年前瞻性地启动了增强工程塑料用短切纱研发、电子级细纱、高性能环保玻纤等研发项目。十年磨一剑,至今,CPIC的产品逐步进入了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玻璃纤维高端消费市场。工程塑料用高性能玻璃纤维短切纱更是得到国内外主流客户的认可,与GE、DuPont、DSM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高性能玻璃纤维短切纱呈现逆市增长,产销率超过公司总量1/3,使公司率先在世界同行中摆脱市场困境;高端电子产品迫切需要的超细电子纱也在CPIC实现了批量国产化,不仅打破了日美等国长期垄断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大量出口,与国际玻纤巨头同台竞争。
2007年,以CPIC为牵头单位,整合重庆大学、珠海富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天勤材料有限公司、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申报了国家支撑计划项———“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于2007年8月2日,通过了科技部在北京组织的可行性论证,项目总投资11542万元,其中获拨经费2542万元。在重庆市科委的组织下,在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攻关下,通过3年多的努力,CPIC突破了超细电子玻纤生产的5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细纱池窑,开发了4大类超细电子玻璃纤维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建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极大推动了我国电子纱及其下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机遇从来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企业发展也不例外。CPIC成立之初就为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注入了现代基因元素。1999年7月,云天化入主CPIC,带来了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2000年年底,全球最大的玻璃钢管道生产企业———沙特阿曼提公司投资参股CPIC,成为CPIC最大客户和战略合作者。2006年,国际私募基金巨头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加盟CPIC,进一步提升了CPIC的国际形象,巩固了CPIC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当技术和资本完美结合在一起之后,迸发出强劲的动力,助推CPIC驶入了做大做强的快车道。
到2010年,CPIC已发展成为拥有两个生产基地3个厂区,员工5000余人,11条生产线,年产能达50万吨,拥有总资产超过76亿,净资产近33亿元的全球性玻纤生产企业,产能居全国第二,全球第三。尤其是在近10年中,资产总额超过80倍、出口创汇增长150倍,利润总额增长260倍。同时,CPIC正全面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实现向上下游产业链完整延伸;2010年10月23日,CPIC首个海外投资项目在中东巴林正式签约,将投资战略延伸到海外市场,标志着CPIC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21世纪是新材料的世纪。玻璃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兴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玻纤巨头集中的角斗场,为了抓住世界玻纤产业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CPIC适时调整发展战略,紧密围绕上游资源整合、下游产业链延伸,以及“走出去”等关乎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强资本运作,继续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全面推进玻纤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为增强中国建材工业的全球竞争力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