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企业动态 >> 正文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发展侧记
2011-1-2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重庆国际 复合材料

    1995年,国家建材局提出了“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行业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建材行业发展史上一次旗帜鲜明、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调整,引领和支撑着全行业15年的快速健康发展。玻璃纤维作为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受到高度关注,也得到了快速成长。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简称CPIC)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玻纤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困难和挑战中奋力前行,不断抒写辉煌。

  近15年,中国玻纤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玻纤行业以持续10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完成了大跨度的升级换代,年产能达到280万吨,占全球玻纤总产能的60%,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玻纤生产大国。然而多数厂家快速扩张和对产能的片面追求,也暴露出产品单一、深加工产品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低,高端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现每年仍需进口近20万吨特殊性玻纤产品,用于风电、汽车、电子、航空等领域,国内企业在玻纤产业高端市场的话语权不强。

  开拓国际市场,打造民族品牌,提升品牌认知度

  1991年年初成立的CPIC,仅有70余名员工,1条生产线。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无论管理还是技术,CPIC都在艰难中摸索前进。但是,面对世界玻纤行业整合重组的新格局,CPIC的领导团队毅然以国际化的视野提出了面向全球的公司发展战略。

  当时,作为一个中小型企业,产品尚未得到客户和市场的认可,CPIC经历了一段艰难跋涉的岁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CPIC负重前行,前瞻性地开拓国际市场。公司领导亲自率队前赴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参加ACMAJEC等国际复合材料展览,带着样品远渡重洋,拜访国外客户,探寻客户需求,针对客户对产品的苛刻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由此,CPIC用真诚打动了客户,更因优异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的青睐,逐步在行业中建立起一流的品牌形象。

  目前,CPIC生产的电子级细纱、短切纱、多轴向织物等数十个产品系列,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等行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级细纱、工程塑料用短切纱、风电叶片用纱供应商,产品出口超过50%,遍布欧、美、日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CPIC玻纤产品年产销量从1996年的1000多吨增长到2010年的39万吨,销售收入从1400万元增长到近3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从300多万元增长到3.9亿元。

  坚持技术创新,打破技术封锁,掌握核心技术

  前进的历程总是充满曲折和艰辛。CPIC发展初期,欧、美、日等国对玻纤生产核心技术进行了严密的封锁,但是执着的CPIC人始终没有放弃对核心技术的探索。1986年,CPIC的前身重庆玻纤在国内率先从日本日东纺引进了年产1800吨的玻璃纤维生产成套技术;1991年又从美国引进浸润剂配方,开发玻璃纤维表面处理相关技术。CPIC珍惜来之不易的技术成果,公司上下全力攻关,竭力做好技术消化吸收工作,在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和跌倒后,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1996年3月,由CPIC完全自行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吨/年无碱玻璃池窑试验线成功建成投产,一举打破了国外对池窑生产玻纤技术的垄断,奠定了CPIC在中国玻纤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CPIC对研发团队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立志打造引领玻纤材料生产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1996CPIC的浸润剂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使玻纤表面处理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国内的成功应用推广,为公司和中国玻璃纤维工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在“科技是企业发展引擎”的思想指导下,2001年公司成立研发中心,并在2003年被评为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009年创建的“重庆市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挂牌,公司研发累计投入已超过5亿元,培养出一支极具国际视野的精英研发团队。经过近10年的持续投入和艰辛探索,CPIC率先在国内同行中掌握了浸润剂开发、大型窑炉设计与建造、铂金漏板设计与加工、原丝成型装备与工艺等核心技术,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洗礼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为坚实的技术支撑。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