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日前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18%;实现营业利润1.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0.12%。
“风电叶片是其现阶段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华泰联合分析师周焕认为,其叶片销售毛利提高,则得益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长期合同带来的利润空间。
有媒体透露,中材科技在依托北玻院的玻璃纤维研究实力,并引进德国技术的基础上实现1.5MW的40.25M叶片的开发。其风机叶片上的毛利率超过30%,高于同行业中的其他公司。
不过,市场上一位长期关注风电设备的分析师则表示对风电叶片前景的担心,“风电叶片行业未来增速趋缓,叶片面临长期降价的趋势。”他认为,上半年中材科技因产品旺销暂时顶住了压力,但预计下半年降价在所难免。
实际上,因为叶片制造行业技术门槛不高,一些厂商只要从国外买来许可证,半年之内就可以形成产能,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只能靠打价格战来恶性竞争。而研发能力往往决定了未来风电叶片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但最新编写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11-2020年,中国将累计增加新能源产业直接投资5万亿元,投向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于是,在行业看低的形势下,也成为叶片寡头们并购扩张和延长产业链的大好时机。
目前来看,风机叶片行业或将迎来并购新潮。中材科技总裁周育先就曾表示,未来2-3年可能会进行并购以提升集中度。
记者了解到,除了加强行业整合力度,中材科技已经在通过扩充产能、抢占市场,来捍卫其优势地位。
产品“转战”III类风区
据介绍,由于I、II类风区资源基本上已经被圈地完毕,风机投资的热点正在逐步转向占风力资源50%的III类风区。
“目前,兆瓦级以下的风机叶片将逐步停产,适用于I、II类风区的37.5米及以下的1.5兆瓦风机叶片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而适应III类弱风区的40.25米的1.5兆瓦风机叶片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周焕分析。
记者了解到,中材科技叶片产能全部为1.5兆瓦级,2009年率先大批量生产40.25米长叶片。在其控股的子公司,即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上,记者看到其目前具有年产3000套兆瓦级风电叶片的生产能力。
而周焕则透露,其颇具优势的1.5兆瓦40.25米的风机叶片年生产能力约为1300套,只能保证华锐风电、金风科技(002202)的订单。
此外,中材科技在适用于海上风电的3兆瓦叶片上,落后于同处于第一梯队的叶片制造商中复联众和中航惠腾。
“尽管未来2-3年,国内海上风电装机对叶片的需求不会如陆地风电大,但其对叶片质量的要求将确立符合资质企业的市场品牌地位。”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副秘书长沈德昌告诉本报记者。
对此,中材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并未正面回应,“我们的产品确实供不应求。”他同时表示,其在研发能力上有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作为技术后盾,因此满足海上风电叶片的要求不是问题。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4月间,中材科技曾分别发公告称,将在北京八达岭、吉林白城和甘肃酒泉投资风电叶片产业化建设项目,能生产3兆瓦的风机叶片200套/年、100套/年和300套/年。其中,白城项目还包括年产400套1.5兆瓦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生产线。
上述中材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透露,“八达岭项目一期、二期建设已经完成,酒泉项目也已建设完成。吉林白城的项目则正在建设中。”
“中材科技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它将拥有2800套风电叶片的实际产能。”周焕介绍。而根据国信证券分析数据显示,按照国家风电规划目标,未来5年的年均叶片需求约为8000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