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把脉”吴江纺织化纤业
2010-9-2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纺织 化纤 吴江
    “原料结构以涤纶长丝为主、织造机械以喷水织机为主、纺织品以薄型中低档织物为主、产业空间布局以盛泽镇为主、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这是中国化纤协会深入吴江调研后,对吴江纺织化纤业的精辟总结。
               
    这些方面,既描绘出吴江纺织化纤业拥有的特色与竞争优势,又决定了当地产业存在的弊端。在诸多因素限制下,吴江如何发挥优势、调整不足、实现产业升级?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为契机召开的吴江纺织化纤业高层研讨会就此展开。
               
数字背后的产业矛盾
               
    中国化纤协会名誉会长郑植艺用两句话定位吴江化纤产业:“以特色市场为龙头、为导向的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典范,中国化纤产业中靠自主创新走出规模化、差异化道路的典范。”
               
    以数据为证,2009年,吴江纺织化纤业实现产值850亿元,生产各类化纤丝168.19万吨、亚麻纺纱7000吨、丝织品110.57亿米以上、印染布30.86亿米以上、针织毛衫2.24亿件、服装3.69亿件。同时,产品差别化率、设备先进水平全国领先。而位于吴江盛泽镇的中国东方丝绸交易市场,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化纤轻纺原料和纺织品的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之一,2009年交易额达到600亿元。
               
    然而,就是在这些骄人的成绩背后,也隐藏着产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经初步测算,吴江服装生产能力仅能消化当地织造面料产量的很少一部分(约占10%~20%),且自主品牌缺失;30多亿米的印染能力,难以与110多亿米的织造能力配套;作为国内最大的聚酯涤纶生产基地之一,当地却没有大宗原料PTA的生产企业。
               
    与会专家还指出,纺织原料中涤纶长丝和丝绸占主导地位,其它品种很少或缺乏,使得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如当地某家企业年产纱线1万多吨,产品包括粘胶、竹纤维、天丝纤维等纱线,原料都来自外地。面料所需的其他原料如锦纶、棉花等,也需要从其他产地输入。
               
    要完善产业链,就要发展印染、原料等薄弱环节;要丰富产品结构,就需要新增生产能力。“可问题在于,资源、环境的约束在吴江体现得尤为明显”,吴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秦云芳、吴江丝绸协会会长蔡学雄对于如何处理相关矛盾深感迷惘。
               
    吴江纺织化纤企业主要集中在盛泽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在盛泽及周边地区方圆1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积聚了4000多家生产企业和8000多家贸易企业,密度非常高,几乎已经没有发展空间。同时,环太湖地区严厉的环保措施,对化工、染整等企业发展限制性很强。
               
充分发挥吴江特色
               
    如何在逆境中突围?这是吴江各界人士迫切需要的答案。
               
    “吴江纺织化纤业发展要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与长三角发展规划相一致,与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规划相一致。”郑植艺给出了总的方针。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海舰直言不讳:“吴江化纤纺织业是成就很大,问题很多,任务很重,前景很好。”他认为,吴江尤其是盛泽庞大的企业数量形成了产业集群,但集聚效应还可以体现得更加充分。吴江要从原料供应商向终端环节发展,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重视合作研发,掌握“微笑曲线”的两端。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同样认为,吴江“要从生产基地向研发、生产一体化基地发展。”她希望当地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已经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加大合作领域和力度。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