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成品油定价机制遭受质疑
2010-9-1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关键词:石油价格管理办法 成品油定价机制

  改革首先要实现公开透明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在我国现有管理体制下,国家对成品油定价不可能完全放开使其走向市场化,而只能是可控地、间接地与市场接轨。因此,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首先应该使定价机制走向公开、透明。
  目前,业内人士将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的焦点集中于缩短22个工作日的调价窗口周期,以及减小4%的平均价格变动幅度上。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刘峰认为,如果可以将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周期缩短到10天,调整频率的增加,必然会使调整幅度小于现在的4%,这样一来,市场对于油价变化的预期将会减弱,市场投机行为必然就会减少。
  中国化工网山东站总编刘心田认为,国家成品油调价机制实际上更多面对的是终端消费者,因此改革应该让消费者满意。定价机制的关键是如何在消费者接受能力与石油巨头盈利之间找出平衡。
  他建议,未来改革成品油零售价格,一方面,应该继续参照三地变化率对成品油价格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也应该将国内成品油批发价考虑到其中。除此之外,成品油零售定价应考虑到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实现区别定价,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价格差距要有所体现。
  根据当前市场的情况,招商证券认为,近期成品油定价机制必然做出调整,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新华社刚刚发文批评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模糊,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其次是印度放开汽柴油价格管制将有效刺激中国加快市场化进程;第三,从炼油和加油站两个重要环节来看,目前中国成品油市场具备了充分竞争的基础。
  招商证券认为,未来成品油市场化的进程将对类似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炼化企业股价产生重大影响。从业绩角度讲,成品油价格如果及时调整,将显著提升中国石化在一个周期内的盈利水平。而从估值角度来看,市场化进程会使得管制折价消失,这一点在香港市场尤其明显。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