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新产业 >> 行业动态 >> 正文
浙江民资涌入光伏产业渐成规模 朝阳待喷薄
2010-8-3 来源:浙江日报
关键词:光伏 乙烯醋酸乙烯酯 太阳能电池组件粘合剂 欧洲光子工业协会

  浙江制造新空间

  “谁能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大的机会?”
  临安的“福斯特”前几年还默默无闻,是一家专业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粘合剂——乙烯醋酸乙烯酯的企业,太阳能晶片要做成电池板,必然要靠这种粘合剂。这两年光伏产业的兴起,使这家在国内少有竞争对手的企业,眼下日子过得很美,每月销售额最高时接近一亿元。为了就近配套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企业,该企业最近在江苏创办了规模更大的生产基地。
  一业兴则百业旺,光伏产业的兴起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繁荣。因为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一项集成了多个产品的复合体,不仅要有晶体硅片等核心部件,还需要专业的粘合剂,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塑料面板、聚氨酯、电源接线盒等。别看这些东西不起眼,却占到整个太阳能电池板成本的20%至50%。
  “光伏产业为浙江制造打开了新的空间。”省经信委胡震涛处长告诉记者,作为制造大省,浙江发展光伏产业与其他省份相比,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既可在光伏主业上高歌猛进,还可围绕光伏产业大搞配套,带动传统制造业“腾笼换鸟”。
  上虞的晶盛机电,就是这样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太阳能电池的单晶硅片,需要用专业的单晶炉把硅料拉成单晶硅。这种炉子以前只有从国外进口,一台要30多万美元,一个配件的维护要上千美元,让动辄就需要几十台炉子的国内光伏企业苦不堪言。晶盛机电迅速填补了这项国产空白,用价廉物美的晶体炉与国外同行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原本需要30多万美元一台的炉子价格下降到了20多万美元,原来“选择不多”的国内光伏企业现在可以货比三家了。而晶盛机电短短几年间跃升成为国内最大的单晶硅多晶硅炉的专业生产企业,年销售额高达3亿多元。
  慈溪企业做接线盒,台州企业做绝缘板,温岭企业进军专用塑料制品……瞄准了光伏产业,浙江人在配套领域做得风生水起,一些单项产品做出了好几项“全国冠军”。
  “浙江选择光伏,不是凭空产生的空中楼阁,是有其一定的产业基础的。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相得益彰,这才是光伏产业今后跨越发展的希望所在。”省经信委负责人这样说。

  前面更有艳阳天

  光伏产业前景诱人,浙江意欲更有作为,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突破的瓶颈仍不少。
  培育“产业航母”是当务之急。浙江光伏企业数量多但“个子小”,且集中在进入门槛较低的电池板封装领域,利润空间不大。业内人士坦言,靠赚加工费过日子,眼前看,过得去;往前看,过不好。随着国内新一轮洗牌,光伏企业整合势在必行。因此,浙江亟需在产业引导、政策扶持等方面多做文章,尽快培育能与江苏“尚德”、“天合”、江西“赛维LDK”等国内知名企业相抗衡的“产业航母”。
  不囿一地,放眼全国,浙江光伏产业参与竞争还需要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光伏产业竞争最后也是最大的“蛋糕”还是发电。浙江是太阳能资源小省,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有限。一旦国内光伏发电大规模启动,浙江必须把竞争的目光扩大到国内乃至全球,“哪儿有阳光就往哪儿去”。因此,应鼓励浙江光伏企业尽早到阳光充沛的西部地区布局,引导企业着眼原料基地、加工基地建设尽早西进。
  抢高点,早准备,是浙江光伏业前行的另一命题。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可应用25年左右,如果建成电站,运行前几年就可收回成本,余下的二十来年就可坐收发电收益。眼下,国内光伏发电尚未大量利用,最大障碍还是居高不下的成本。根据测算,眼下光伏发电成本在1.3元/度左右,而传统电力的最高工业用电价格每度才1元。一旦国内也像国外那样出台有力的补贴政策,抑或太阳能发电成本与传统电力成本接近,太阳能发电将迅速成为产业热点。谁动手早,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整合资源,抱团出击。建一座太阳能电站投入动辄几十亿元,投资门槛很高。可预期的是,今后国内光伏发电的竞争势必引来国内电力巨头。而浙江光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仅靠单打独斗,分享光伏发电这块蛋糕实力显然单薄。因此,浙江众多光伏企业亟需引入金融创新工具,尽快组建像“浙商产业投资基金”这样的资本联合体,引导民间资本抱团整体出击,才能在光伏发电这一新领域抢占先机。
  ……
  朝阳产业待喷薄。可以预期,浙江光伏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