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由厦门翔鹭石化带头发起、涉案额达36亿美元的对外反倾销案,系国际反倾销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其一度惊动韩国总统李明博,专门照会中国驻韩大使。
“能取得现在的终裁结果,真的不容易!”翔鹭石化总经理刘德伟昨日坦言。
据悉,最近几年,国内石化行业发现来自韩国和泰国的苯二甲酸(俗称PTA)以不正当的手段来打压国内PTA产业的发展,并已重创我国PTA产业。以翔鹭石化为例,该公司原本计划于2008年开始建设的二期150万吨的项目被迫取消,原装置扩产后开工率下降,公司库存增加,且经营状况自2007年以后急剧恶化,并在2008年不得不进行了翔鹭石化历史上首次裁员。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厦门市政府的支持下,翔鹭石化联系了同业———浙江逸盛石化及华联三鑫,共同发起了这起经典的反倾销案。对于商务部的最终裁决,刘德伟欣喜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翔鹭现在百亿元产值测算,这意味着翔鹭至少夺回了2亿元—20亿元的价格差距,盈利能力大增。
对此,市经发局柯继安副局长表示,这些年来,厦门的企业总是疲于应付各国的反倾销调查,尝尽了酸甜苦辣,“作为厦门市第一家对国外进口产品提出反倾销申诉的企业,这一仗堪称经典。”
事件解密
在外界看来,PTA极为抽象,但其作为涤纶产业的最重要化工原料,也是饮料包装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却是非常民生的一种原材料。
对于反倾销大家并不陌生,从1988年厦门的彩电第一次遭受欧盟反倾销以来,先后有蘑菇罐头、自行车、节能灯、石材制品、购物袋和木制家具等十多种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但对进口产品提起反倾销,翔鹭石化却是“首吃螃蟹”,其如何打赢这场硬仗的经验颇为珍贵。
波及省内10万业者
翔鹭石化的有关人士介绍,反倾销前,来自韩国、泰国方面的产品售价要比国内低15—20美元。按理说,韩国等的劳工成本并不低,且其运到中国仍需不菲的运输费,售价为何低于国内?
“韩国、泰国方面,国内的产能过剩,急需将大量的PTA销往中国。”厦门市反倾销中心主任何勇透露,根据预警系统监测,这一产品出口我国“量增价跌”,存在倾销嫌疑。
此时,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不仅翔鹭石化碰到上述亏损困境,而且国内PTA产业全行业性亏损,2008年华联三鑫———国内最大的PTA工厂被迫重组。以福建直接涉及300亿元以上PTA产值为例,这直接波及就业人数10万左右。
“究其原因,最主要是来自韩国和泰国的PTA大量低价倾销所致。”翔鹭石化方面认为。
遭遇内外双重压力
由于涉案值特别巨大,此案在国内外掀起了巨大波澜。
“可以说,一开始调查取证,几乎无从下手。”刘德伟表示,PTA相比其他品种,涉及到内外盘不同的价格体系,又分现货及合约不同的价格体系,调查取证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