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企业动态 >> 正文
新材料力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0-8-2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碳纤维 纺机 鹰游集团

    转型升级的核心是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绕不开创新,而创新就意味着艰辛、曲折和孤独。能否承受和坚持下去,是走稳转型升级之路的关键。

    “第一条年产500吨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启动调试时,一天要投十几万元进去,但就是拿不出合格的产品,真是急人。原丝生产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接着又搞20吨、100吨、2500吨碳化生产线。虽然困难重重,但每攻克一个难关心情都非常激动。”张国良回忆说。

    煎熬来自空前的挑战,而激动源于创业的激情。没有这份激情和热情,不仅不会有今天的千吨碳纤维生产线,而且也不会有今天的鹰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凭着一股不断创新和突破的精神,鹰游纺机自行研制的烫光机问世并完善成熟,逐步替代进口设备覆盖国内市场,为我国毛绒行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鹰游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斯纬对记者说:“回溯父辈们当年的创业历程,老一辈鹰游人矢志不渝坚持创新的精神,给我们新一代留下深刻印象。而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也成为鹰游纺机的宝贵传统。”作为集团公司的常务副总,张斯纬对鹰游的事业发展有着理性的认识,而作为董事长张国良的爱子,他对父亲不懈创新的精神则有着由衷的钦佩。“鹰游在纺织后整理设备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如果只满足于纺机制造,父亲会过得很轻松。但他要求企业每年都要拿出新的东西,因此他才苦苦悉心钻研碳纤维的产业化。”

    凭着这股立足市场创新不辍的精神,鹰游旗下的纺机、服装、人造毛皮、毛毯等各个板块都全面开花。比如平网磁棒全自动毛毯印花机既是鹰游纺机的后起之秀,也是鹰游纺机持之以恒攻关克难的最终成果。2009年鹰游纺机以第一台毛毯印花机迅速打开了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

    张国良对记者坦言,虽然已拥有了千吨碳纤维生产线,但由于规模有限以及进口原材料价格提高,中复神鹰去年的效益并不好。“但这是预料之内的。搞碳纤维以来,我们有整整4年的时间都在摸技术、搞研究,而非做企业。”张国良所说的“做企业”是指从经济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创新本身恰恰意味着投入和培育,这个成本必须花。今年,随着碳纤维制品的开发渐入佳境,中复神鹰逐渐有了考虑“产出”的条件,于是“做好企业”也成为企业工作的一个重点:“一是要继续扩大碳纤维生产线规模,做到以规模降成本;二是进一步加强品种开发,扩大在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三是继续创新企业运营模式,更大限度地发挥新材料对集团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据了解,今年中复神鹰要将生产能力扩展至6000吨原丝和2000吨碳纤维,与此同时继续做精产品。目前中复神鹰开发的ST-750碳纤维经测试已接近T800级碳纤维的技术指标要求。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方面,公司已聘请台湾专业管理团队充实碳纤维自行车的研发经营队伍,努力把民用碳纤维产品做好做大。

    在今年4月上海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暨2010中国国际摩托车及零配件交易会上,鹰游集团旗下连云港神鹰碳纤维自行车公司CARBON品牌展位前人头攒动,更有客户当场下单订货,甚至展出的碳纤维自行车也纷纷被订购。同是鹰游集团旗下的迎雁新材料公司同时还在展会上展示了碳纤维自行车架及配件。有国外客户当场购买样品车架和部件,并寻求进一步合作。同时展出的碳纤布也引起客商的浓厚兴趣。    正如张国良董事长说的那样:新材料为鹰游的未来发展打开了一扇充满无限可能性的门。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崭新空间正亟待人们进一步用实践去破解。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