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从鹰游集团传出两条喜讯:一是进入5月,鹰游纺机销势异常红火,客户的求购电话此起彼伏,简直到了“一机难求”的地步。一个月的工夫纺机公司交货额就突破5000万元。二是集团子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与关键设备研发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标志着我国碳纤维生产已成功实现国产化和产业化,彻底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国内碳纤维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扭转了我国碳纤维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这让我们意识到一个事实:传统制造与高新技术产业并存共荣在鹰游集团已成现实,而碳纤维这一“新材料之王”恰是鹰游迈出转型升级实质性步伐的契机。
传统制造企业毅然选择新目标
鹰游集团的前身是连云港纺机厂,20多年前以生产烫光机和烫剪机起家,经过产品创新和体制改革,从资不抵债的国有纺机厂发展为净资产10亿元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如今已是全国纺织后整理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的国内市场覆盖率达80%以上,并享有“全球纺织整理专家”的美誉。但无论如何它仍是一家典型的传统纺机制造企业。直到2005年公司董事长张国良开始寻觅新产品开发目标,并将“碳纤维”三个字牢牢写进心里的那一刻起,一场深刻的转型革命在企业内部悄然发生。
对于鹰游集团来说,要想攻克碳纤维产业化难关谈何容易:高新技术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巨额投入又像是一个无底的黑洞,而且没有现成的生产设备可参照,没有现成的工艺可借鉴。但最终,张国良下决心知难而进,整合全国各方面的科技优势,走集成创新之路,完成碳纤维产业化的大事业。
2005年9月,由江苏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控股,江苏奥神集团有限公司参股的江苏连云港神鹰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建设年产220吨碳纤维生产线。
2007年10月,中国建材集团子公司中国复合材料公司以增资扩股形式参与该项目的发展,与江苏连云港鹰游纺机、江苏奥神集团组建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在鹰游纺机原有500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和220吨碳纤维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中复神鹰与东华大学合作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年产2500吨PAN原丝1000吨碳纤维项目”。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攻关,中复神鹰系统地解决了关键设备国产化难题,建成了目前国内首台(套)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全国产化生产线,其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底,千吨碳纤维生产线作为中复神鹰万吨碳纤维产业化的一期项目顺利投产。目前该项目已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申请发明专利10项,建立了完整的企业标准。
碳纤维带动传统产业“鹞子翻身”
张国良自豪地告诉记者,中复神鹰千吨碳纤维项目投产后,2008年底国际市场碳纤维T-300和T-700的价格立即降了一半。虽然其竞争的用意十分明显,但从客观上看,碳纤维国产化显然已成为市场议价的一个重要砝码。更令张国良兴奋不已的是,碳纤维这一高新技术为他打开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碳纤维大可制造新型飞机、风电叶片,小可以改进材料应用,渗透到民用产品的各个行当。将来我们的万吨级碳纤维产能实现以后,会在下游形成上百亿元的产业链,随之可能带来多个行业的技术革命。”
与此同时,新的变化也出现在鹰游内部的各个层面,透露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面貌。
从企业组织上看,中复神鹰专业从事碳纤维原丝、碳纤维及制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是一家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使鹰游集团真正成为以生产纺织机械为主,集纺织、新材料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从资源整合上看,去年,鹰游公司毅然关闭了旗下一家既无规模效益、又无核心技术的毛纺厂,转而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就了一个传统企业转型高新企业的典型案例,使这家工厂的效益来了个漂亮的“鹞子翻身”。此外,围绕碳纤维及其应用,鹰游公司还利用现有厂房成立了多家实验工厂,为集团事业的新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从传统主业上看,为了使纺机设备的机械性能更好更强,同时满足节能减排、用工少和智能化的市场需求,鹰游纺机不断尝试使用新材料替代传统钢材。如今,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零部件已出现在鹰游纺机产品中,做到了强度高、质量轻、节能效果好“三全齐美”,成为2010年鹰游纺机最值得一提的绝对亮点。
据介绍,碳纤维材料在鹰游纺机产品中的运用,使设备总重量减轻20%,每小时节电15%~20%,设备使用寿命提高5~10倍,而产品价格仅提高了10%~15%。如此明显的优越性很快为其赢得了市场,仅在前不久的上海国际纺机展上,现场就签售碳纤维起毛机18台、碳纤维刷毛机9台。
这时,我们看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实:鹰游以多年从事传统主业——纺机制造业积累下的真金白银投入碳纤维产业化,而这一新材料的产业化又反过来实现了对传统主业的带动。从这一点上看,鹰游的碳纤维项目不仅仅意味着企业多元化运营的一个新增长点,更意味着连接企业传统主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道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