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上海纺织控股:产业用纺织品潜力无限
2010-8-1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产业用纺织品 潜力 上海纺织控股

    品牌纺织品持续发展

    上海纺织控股公司的“品牌纺织品生产及贸易”板块形成了内销、外贸两大块业务,并出现了产业链整合的趋势。

    在内销方面,上海纺织控股公司四年多来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公司拥有一批着名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品牌及生产加工基地,通过终端形象和品牌通路建设,目前在全国拥有700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遍及国内高档商场、百货公司及超市、大卖场。

    集中了三枪、海螺、民光、菊花、凤凰、钟牌414和皇后等七大民族纺织品牌的龙头股份公司3年来累计投入4800万元,新开或改造了近600家专卖店(柜),使三枪、海螺等品牌的整体终端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善。

    此外,上海纺织控股公司依托原创设计资源,搭建本土原创设计师展示平台,组建了由着名设计师领衔的服装、家纺和面料设计师工作室,大力推行集研发、生产、营销推广为一体的商业品牌运营模式,打造时尚原创品牌。目前原创品牌“EY”(ENJOYOUNG)已崭露头角,展现了年轻、时尚、活力的风格。

    在外贸方面,上海纺织控股公司通过加速管理方式转型、业务结构转型、赢利能力转型,进一步优化外贸管理方式和流程,有效提高了经营效益。为满足外贸发展的需要,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建立了智能化服装快速打样中心,提高了外贸服装出样速度,提高了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

    2005年以来,上海纺织控股公司下属的22家外贸企业累计进出口总额达122.68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促使公司的外向度在2009年增长到73%,实现了传统纺织业态的根本转变。上海纺织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之一,22家进出口公司中有6家外贸企业单列进入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百强企业,客户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时尚产业链初具规模

    上海纺织控股公司积极融入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潮,充分挖掘上海纺织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积淀,集成内部资源,大力培育时尚产业板块,取得了可喜成果。

    上海纺织控股公司对创意园区和工业园区实施了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契约化、产业化的管理。起步较早的M50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创意园区,成为上海的一个时尚地标;尚街LOFT创意园以原创设计师工作室为主导,成为服装设计师品牌化运作的孵化器;卓维700创意园以聚集中小型服装企业、影视制作公司为主导,成为服装、服饰推广的集聚地;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的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4.3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总投资6亿元的项目一期建设,不久前举行了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亚洲时尚绽放”艺术庆典。

    目前,公司已建成创意园区42家,园区产业门类主要涉及设计策划、服饰研发、流行发布等八大类,入驻企业1400多家,涉及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的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有12家,占全市总数的14.8%。M50、尚街Loft园区日前双双被命名为上海市首批示范创意产业集聚区。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坚持不懈地调整经营结构、产品结构和赢利结构,重点发展科技纺织、绿色纺织、品牌纺织、时尚纺织,努力推进由纺织制造业向高端提升、向制造业后续服务价值链延伸,打造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纺织服务业,使公司由单一纺织产业转向纺织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并举,对接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纺织时尚产业链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产业的战略转型。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