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纺织品建筑材料挑大梁
2010-8-1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产业用纺织品 建筑材料 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建筑是本届世博会最大的亮点,它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设计理念。”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技术办公室副主任唐士芳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体现建筑新特点
在参观世博会的观众中,许多人都是带着不出国门看遍世界的愿望来的。事实上,他们最先接触的就是世博园中各国独具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体现了一个国家、城市的面貌。在本届世博会各国场馆建筑中,不少国家引入最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其中所采用的产业用纺织品为世博会场馆建筑增色不少。
唐士芳向记者重点介绍了德国馆和日本馆的先进设计方案和场馆应用产业用纺织品的情况。他说,德国馆的主体幕墙是一种特殊纺织品材料,表面涂一层荧光剂,起到反射阳光、降低展馆空调能耗的作用。这种新型纺织材料轻盈、透气,可循环使用,世博会后拆下来可以做成手提包。另外,这种新型材料又可起到美化场馆的作用。
他接着说,日本国家馆的建筑材料在它的场馆建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它的场馆外墙使用了涂有ETFE膜的材料,使整个场馆的自重大大降低,节约了大量钢材。膜材料有两层,中间充气,保持250帕的气压。在这层膜下有太阳能电池板,为场馆50台52吋电视机提供电力。
特别一提的是场馆的“循环呼吸柱”设计,被称为“会呼吸的生命体”,一方面起到替代钢铁支撑作用,减少钢材用量40%;一方面通风换气,抽排馆内污浊空气,抽拔地下湿润空气,降低场馆温度,同时,还可折射太阳光,节约照明电耗。它实现了光、水、风的自然调节。外部光线通过“循环呼吸柱”会把自然光向下层传导,使建筑物中央部分的室内空间实现了自然采光;降雨的时候,呼吸柱会收集雨水,将汇集的雨水向屋顶洒落,不但清洁了屋顶,还给建筑物整体降温。洒落的水还可通过此进行循环再利用;“循环呼吸柱”的烟囱可以有效地形成上升气流,把下面冷却的空气送入馆内,降低馆内温度,减少空调负荷。
记者在德国馆亲身感受到它的“和谐都市”的建筑设计风格。此次德国馆是其参加历届世博会规模最大的,由德国慕尼黑石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承担设计、施工。这个外方内圆的建筑,犹如一座可进入并打破内外界限的三维雕塑。整个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展览面积3600平方米。其中,建筑网膜面积达12000平方米,每天可接纳45000名参观者。接待记者的德国馆新闻部孔染蒂经理虽然没有透露德国馆网膜建筑墙体使用的是什么纺织品材料,但是,从她给记者的资料中可以了解到,这种银色织物是一种特殊的薄膜,白天可减少紫外线照射,夜间可作为照明载体,提供场馆照明便利。而且,这层透明薄膜在不同时间和天气情况下可变换不同的景象。
日本馆酷似一个“紫茧”,为世博会后拆卸便利,没有使用钢铁打基础,而是采用轻质建筑材料、可回收材料等建造。它的外立面建筑膜材料称为“会发电会呼吸的膜”。整个场馆外壁全部被不同形状的膜材料覆盖,具有最大程度的透光性,膨胀后的枕头状膜内部通过非晶体太阳能电池完成内部发电,外部构造不仅“节能“,更实现了“创能“;内部使用了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